▲五角场街道“人人会客厅”。
杨浦滨江,日新月异。曾经密布仓库码头的区域成了在线新经济头部企业总部集聚区,一段岸线也窥见着杨浦区创新发展新实践的点滴。昨天下午,“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发布会现场,一组数据亮眼:2022年,杨浦区地区生产总值(GDP)站上2000亿元台阶,增幅位居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2.7%,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其中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中心城区首位。这一连串数字背后的驱动力便是创新。
杨浦区委书记薛侃表示,多年来,杨浦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从“工业杨浦”到“创新杨浦”的转型升级之路。当前,杨浦区正围绕进一步激活创新“第一动力”、抓牢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增强创新“四力”出实招求实效,推动区域创新动能持续壮大。
实施“六新”行动,探索更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
围绕着菜场,500多米长的国定支路上依次开出人人会客厅、人人讲堂、人人书屋……书香气和烟火气交织交融,无论是谁,在这条小路上总能找到舒适的所在。
国定支路是一条街坊道路,附近有4个居委会、5个小区、6700余居民。“有老人也有在附近大创智工作的白领,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公共服务需求。这需要街道充分挖潜,回应非标所需。”五角场街道党工委书记周灵表示。
全力打造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最佳实践地,是杨浦区正谋划和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国定支路打造的睦邻街区正是人民城市一道“小而美”的缩影。薛侃表示,杨浦区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努力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杨浦。
作为上海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杨浦区近年不断探索更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加大旧改征迁投入,去年全面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3年来共为2.9万户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大力实施“美丽家园”建设,620万平方米、12万余户老旧住房焕发新貌。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城市综合更新实践案例,成为获住建部推荐参评2023年联合国人居奖的国内唯一项目。
当前,杨浦区正深入实施“点亮新域、美好新居、品质新景、焕活新筑、迭代新产、再造新业”的城市更新“六新”行动,年内启动凤南、东郸、内江大板房3个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全力推动13.4万平方米、4458户的旧住房改造,让老工业城区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
增强创新“四力”,建成全球创新关键要素汇聚区
从大学校园里的“创始三人”到如今员工五六百人,杨浦区见证着全球一线3D打印企业复志科技的一路成长。“政府政策支持和专业孵化平台,为我们及时赋能。”创始人兼CEO封华感恩杨浦区的创业生态。现在,根植湾谷科技园,被“好邻居”环绕,封华对创业生态有了新感受:“我们的研发中心在4层,楼上有两层是我们的客户,一楼是上海技术交易所,隔壁是国家技术东部转移中心,真是‘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杨浦区正大力培育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强大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让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的“最大增量”。比如,支持上海技术交易所做大做强,今年以来交易所累计成交额达59.06亿元,进场成果3375项。目前,与超过30家高校院所签订成果托管协议,支持复旦大学围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长期使用权开展试点改革,累计实现技术交易7.04亿元。
为进一步激活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今年杨浦区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发布相关意见,提出创新“四力”——全过程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力、全方位提升创新产业竞争力、全要素激发创新生态生长力、全领域彰显创新环境吸引力,推动杨浦创新再出发。预计到“十四五”末,初步建成全球创新关键要素汇聚区,全面建成上海科创中心核心功能承载区,率先建成数字经济主导产业引领区,基本建成开放创新重大平台集聚区。
“这‘四个区’的目标,是相辅相成、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既有定性的描述,也有定量的要求。”薛侃介绍,到“十四五”末,杨浦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将达到5.5%以上,技术合同累计成交额达到5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营收突破3000亿元,引育数字经济企业总量达到1万家,集聚和培育数字领军企业30家以上。
形成“一廊一带”,打造全域创新“杨浦科创带”
“十四五”以来,杨浦区重点推进滨江、大创智、大创谷、环同济4个功能区。杨浦区副区长徐建华透露,“十四五”期间,杨浦区预计新增超过200万平方米高品质商务载体,全面升级创新“硬环境”、形成“一廊一带”新布局,打造全域创新的“杨浦科创带”。
“一廊”即“大创智科创走廊”,整合现有大创智、环同济及湾谷、财大金融谷等载体板块,以创促产。抓住数字转型机遇,重点布局元宇宙、数字文创、数字健康等产业方向,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接服务;“一带”即“滨江国际创新秀带”,整合现有滨江区域、大创谷、大连路总部集聚区等载体板块,以产引创。
布局于“一廊一带”内的大小园区,也将有新的成长方向。“原来单一型的创新园区难以满足创新型企业的需求,有研究表明,80%以上的创新来自于跨专业跨领域的非正式交流。”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表示,生活型的创新园区是杨浦各园区下一步发展重点。园区将有居住、商业、文化体验、体育设施,同时形成更多公共空间,让不同类型的创新者在碰撞交流中迸发出创新火花。
作者:刘力源
摄影:叶辰亮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