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崇明乡间或是城区街头,
常常会偶遇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口袋公园,
这些小而精、小而美的微改造,
成为了居民就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丰富的绿植、蜿蜒的步道、
完善的设施、别致的景观小品……
点滴细微之处,尽显城市人文关怀。
口袋公园,顾名思义就是像口袋一样迷你却功能齐全的公园。近年来,崇明区绿化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城市的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着力打造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绿化活动场地。崇明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2年底,崇明已完成新建、改建口袋公园110座,总面积达42万余平方米,今年还计划完成新建、改建口袋公园12座,满足居民家门口日常休憩、健身需求。
口袋公园作为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有力抓手,让家住老城区的居民也能实现“下楼就能逛公园”。今年新建成的城桥镇城西口袋公园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公园毗邻老城区主干道,将绿化布局与文化墙、休息驿站等各项功能性景点有机结合,让市民游客在日常休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态科普、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
下楼就能逛公园
以北门路西门路交叉口为起点,沿着西门路西侧一直往南走,便能欣赏到西门路口袋公园的全部风貌,占地约6422平方米。
起点处的文化景墙,让人眼前一亮。上面不仅展示有崇明治城历史、城桥镇老照片,还有“掼火球”“吃铜板”等属于崇明人儿时记忆的图文介绍。
走进公园,开放式绿化内的植物一改以往的单一,品种配置和色彩搭配变得更为丰富,不少新奇植物的加入,提升了整体绿化效果。宽敞舒适的人行步道贯穿其中,休闲座椅、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配备齐全,让居民能走得进,也坐得下,还玩得开。
醒目的红色便捷式电话亭,提供助老一键通、视频客服、无线充电等暖心服务。步道两旁的创意立柱广告牌和广告墙,展示着崇明特色美食、非遗技艺、方言等内容,增加了公园的文化内涵。
改造一新的口袋公园,让老社区周边的环境面貌焕发出新机,不断吸引着附近居民。
其实,城桥镇内不乏公园,以西门北村为起点,驾车15分钟左右到达新城公园,驾车5分钟左右到达瀛洲公园,步行15分钟左右到达南门广场。但对于不少居民而言,家门口的公园还是意义非凡。家住西门北村的58岁市民俞雅娟,日常大部分时间都在带孙女,她告诉记者:“孩子还小,每次带她出去逛公园都要坐车去,现在楼下就有公园,我随时都能带她下楼玩。这里有不少儿童可以玩的设施,我们家孩子特别喜欢,经常缠着我说,奶奶,我要下楼去玩。”
西门地区的3个口袋公园辐射周边8个小区,这些老小区的老年人占比高,大家都非常期待有一块可以就近休憩的“乐园”。“一到这里就心情舒畅。这里开放以后,我每天都要来一次。”家住西门南村74岁的顾桂香感慨不已。
“公园里有我的金点子”
70岁的李水香在西门北村住了二十多年,平常就喜欢和几个姐妹在小区里面拉拉家常。口袋公园里的“休息驿站”,不仅有挡风遮雨的顶棚,还有可供休息的座椅,成了她们现在最喜欢扎堆的地方。
“在口袋公园建设前,我们充分听取了居民的意见,居民反应最好能有一个方便他们在一起聊天的地方,因此我们特地打造了这个能让居民歇歇脚、聊聊天的地方。”城桥镇城运中心主任印卫海告诉记者。
口袋公园里的不少设计正是来源于老百姓的点子。公园建设初期,城桥镇专门召开口袋公园设计方案研讨会,之后设计公司与居委会深入社区听取百姓意见。参与讨论的百姓来自各行各业,外卖小哥提出“最好有专门的电瓶车停车位”,小区里的老人提出“街角的广场有些小,能不能进行扩大,能跳跳广场舞”,还有居民提出“人行道铺设有些陈旧,能否进行翻新”……
如今,老百姓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公园内不仅鲜花绿植环绕,设施设备也全面提质升级,成为老城区的新晋网红打卡点。“没想到,我们的意见都变成了现实,特别有成就感。”李水香高兴地说。
听取民意,不只在公园建设中,也贯穿在社区活动开展的方方面面。据西门北村社区党总支书记胡静介绍,休息驿站将成为社区议事协商的微阵地,为社区居民搭建沟通的平台,鼓励大家共同参与解决社区公共事务。
值得一提的是,新设立的西门辰光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此次口袋公园中重点打造的一大亮点,将为周边社区文明实践活动提供平台支撑。依托口袋公园这样的党建微阵地,把文明实践延伸到百姓家门口,这也是城桥镇探索党建引领下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的生动实践。
建好更要管好
公园建好后,还要管好,才能保持“常绿常新”。城桥镇积极探索公园共管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全民共治局面。
比如,西门社区搭建了“志愿轮值”平台,初步形成以西门北村社区为主,周边社区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运行机制。“我们成立了5支志愿者队伍,目前一共56位志愿者,最小的35岁,最大的78岁,他们都是自发加入的,基本都是附近的居民。”胡静告诉记者,“我们会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游园秩序维护、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
75岁的张菊芳是环境整治的志愿者,听说家门口要建口袋公园后,主动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第一次在公园巡查时,发现居民在遛狗过程中没有将狗狗排泄物处理掉,及时和该居民进行沟通,并向他介绍了口袋公园的公约内容,建议他下次遛狗时最好随身携带垃圾袋。“逛公园的很多都是相熟的邻居,大家沟通起来比较方便。环境要靠大家来维护,把公园环境面貌搞好了,其实最终获益的还是自己。”
城桥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不断探索党员包干、区域联动、社区轮值等更多管理模式,让更多公园的受益者、共享者成为公园服务的参与者、贡献者,推动形成区域统筹、多方联动、多元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进一步放大口袋公园辐射效应,扩大受众覆盖面,让口袋公园带来的“幸福红利”惠及更多居民群众。
因地制宜融入当地风貌
据了解,城桥镇拥有老旧小区23个,占崇明老旧小区总量的近一半,相较于其他乡镇,人口密度大、用地紧张,在这样的中心城区街边“安插”口袋公园,推进难度更大,对居民来说也更显珍贵。
此外,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也相继在崇明建成,充分整合周边资源,因地制宜融入当地风貌,打造各具特色的公园景观。比如,横沙反帝圩口袋公园,将景观设计与毗邻地块的“长江治水体验馆”融合,让游客在感受公园美景时,近距离感受长江流域治理等水利科学知识;三星育德村口袋公园,以海棠为主要特色植物,结合绿廊、园路将休憩景观亭、植物观赏景点有机串联,别具地方特色。
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利用城市中的小空间见缝插绿,让崇明老百姓“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作者:史博臻 郭杨如熠
图:上海崇明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