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芬讲话像炒豆子,字字句句蹦着落入人心;走路也带风,旁人要小跑才能跟得上。说话不含糊、办事效率高,这位来自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浦锦路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获得了辖区群众的一致认可。从内勤转岗至社区的7年间,顾晓芬负责的社区110警情总量下降46%,矛盾化解率达到97%。
在上海,有超过5000名社区民警扎根一线,他们是触达社会基层治理最小单元格的平安守护者。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社情民意,社区民警的工作方法也各有千秋,顾晓芬则是充分运用“线上警务室”,通过各类微信群辐射辖区万余居民,做到事事有回应。
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就像把一滴水放进大海”,在顾晓芬看来,每个社区民警的工作整体面向上万居民,还要兼顾维护地区商业业态,多线程工作是常态,看上去是“以一当十”的困难,然而如果能运用好群众路线,这也是基层治理不竭的力量源泉。
因为特别爱钻研工作方法与效率,顾晓芬在内勤岗位迅速成长为警长,内勤工作与所内同志打交道居多,不能直接为居民排忧解难,这让顾晓芬“总觉得有些遗憾”。
这位土生土长的浦江镇姑娘,起初只是因为个人爱好加入了当地一些“母婴”“烘焙”等群聊,由于工作繁忙,她在群内“潜水”居多。直到一天,有位居民在群聊中表示怀疑自己家中有财物被熟人盗走,群友七嘴八舌的讨论引起顾晓芬注意。她赶紧私聊居民,亮出身份,并指导她固定证据,最终将小偷抓个正着,相关财物也物归原主,居民感谢不已。
这件事让顾晓芬豁然开朗,她决心发挥自己所长,转岗至社区。此后,她加入的群聊逐渐变多,有一些群内她亮明身份,定期转发反诈等安全提示,有一些群依然保持“潜水”状态,成了她观察社区动态的窗口。七年来,顾晓芬手机换了好几个,“没别的要求,内存容量最大就行!”
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手机号公开,3000多个居民好友,128个群聊……她向居民承诺:只要醒着,就一定会回复消息。通过“线上警务室”,顾晓芬一个人的能量辐射并连接起了所辖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大家既是发现问题的主体,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环,形成了一个为居民解决实际难题的“平安联盟”。
两年前,济阳路高架全线通车,作为南北高架的一部分,新线路从卢浦大桥一路往南延伸8公里。方便居民的同时,顾晓芬也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发现居民对江桦路浦星公路口清晨的交通拥堵的不满。她抓紧上报,交警和属地派出所立即开展踏勘和分析,并采取了早高峰加派警力疏导和调整路口信号灯等措施,解决了拥堵难题。
一个“随时发现、随时报告、随时流转、随时处置”的社区警务工作模式逐渐成形。
“编外家人”办事不留瑕疵
听得到、听得进居民的吐槽只是第一步,在当地一条小型商业街的运营经理殷爱平眼中,顾晓芬令人最信服的地方在于“办事不留瑕疵”。
这条商业街,一楼为沿街商铺,二楼以上则是酒店式公寓。不久前,面包房老板娘刘二丽清晨开店,发现地板竟然全部浸泡在水中,找到漏水源是楼上后,她和殷爱平一同上楼交涉,结果对方态度强硬,二人找到顾晓芬来协调,“顾警官不是来走过场、和稀泥,她把大家拉到一起,分析问题讲话有理有据,最后取得了所有人都满意的处理结果”。
居民黄阿婆沉迷“大师荐股”,被所谓的“股神”深深吸引,顾晓芬不仅第一时间上门“反洗脑”,她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与黄阿婆交心,了解到对方因为子女不在身边才沉迷网络的内情后,顾晓芬领着她去小区打乒乓、跳广场舞,帮助她尽快融入社区,老伴儿需要血透,顾晓芬还多次开车接送。一来二往,顾晓芬从解决矛盾危机入手,成了许多居民的“编外家人”,因为有她,社区里的人情味儿更加浓厚。
去年,闵行分局成立以顾晓芬名字命名的带教工作室,有徒弟好奇:顾晓芬怎么会有这么多精力与热情投入工作?
“不是只有‘枪林弹雨’才是真英雄”,顾晓芬说,社区民警为民服务的过程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正是因为乐在其中,一滴水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会干涸。
人物小传
顾晓芬,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浦锦路派出所第一警务责任区民警。在社区开拓线上警务室,探索防范风险、群防群治、化解矛盾的社区“朋友圈”。获得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嘉奖7次,2021年被评为上海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获评公安部、全国妇联“成绩突出女民警”。
作者:周辰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