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日)上午,静安法院召开“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第二批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发展典型案例” 以及“2022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典型事例”。本次入选的十个案例基本实现各审判业务条线全覆盖,十个事例既有案件办理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做法,也有审判延伸方面的工作机制,体现了静安法院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力成果,也彰显了司法推动稳就业、促消费的积极作用。
“某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曾因经营不善走到破产地步,正是在法院促成之下,破产企业与债权人达成破产和解,使得债务清偿比例大幅上升,企业摆脱债务枷锁,目前正在逐步回归市场,达成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发布会上,静安法院副院长陈树森详细通报了这样一个案例。
近年来,静安法院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成立院长担任组长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实施办法》;注重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积极向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了解司法需求,召开座谈会听取行政机关、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团体对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加大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举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月活动,发布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于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前后集中开庭审理宣判一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刑事案件。
“改善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方不断协调努力”,静安区工商联副主席史海云说,区工商联将发挥好桥梁纽带和政府助手作用,进一步加强与静安法院的密切合作关系,为司法机关与民营企业贴近交流建立渠道,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支持和帮助。
“评选典型案、事例充分体现了静安法院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主动作为、积极努力。”市高院毛海波副庭长对静安法院在深入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予以充分肯定,“希望静安法院进一步落实上海法院优化营商环境6.0版计划的任务要求,以此次新闻发布会为契机,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继续出新招、解难题、创新路、提质效,为上海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提供实践样板。”
在静安区人大代表李刚看来:“静安法院全面对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要求,在服务保障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主动作为、持续发力。在组织保障、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推进四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
静安区政协委员汤嘉敏认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预期和信心问题,不仅是影响当前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因素,更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重大问题。静安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积极回应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和关切,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彰显了静安法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周辰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