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恰逢世界博物馆日,《骑点:了不起的自行车主题展》在上海汽车博物馆临展厅正式开幕。
《骑点:了不起的自行车主题展》以自行车为切入点,通过多媒体影像资料、多辆馆藏经典车辆及周边展品,旨在向观众呈现自行车自诞生之日起近三百年的角色浮沉转变,既有作为工具的换代更迭,也有之于人类出行史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自行车历史和生活方式主题展,本次展览也展示了自行车文化与汽车文化的一次深度对话,通过游览,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轮子出行工具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人类出行探索中的文明与自由,更能从中寻找对新型城市出行系统的灵感与启发。
本次展览共有三个展区,其中第一展区“由二进四的变奏”为观众展示了自行车的缘起和进化过程——最初的自行车诞生于1861年,被称为“米肖式自行车“,由法国铁匠米肖父子发明,他们从手摇曲柄获得了灵感,将脚踏板装到了自行车的前轮上,让自行车从最初的“用脚蹬地”的驱动方式,变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连续用脚蹬踏板前进”的样子。在1868年,米肖父子使自行车得以量产化。除了1868年的米肖式木制自行车雏形外,像1882年美特罗三轮自行车、1889年的希尔曼54英寸高低轮自行车、1949年的谢尔比唐老鸭自行车等经典自行车也是最亮眼的合影背景。
直到今天,自行车依然是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之一,它们所带来的社会甚至文化变迁也令人印象深刻。第二展区主要讲述了自行车对中国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影响,成为我们本土文化的一种集体记忆。如今,自行车从简单的出行工具又衍生出不同的功能,为环保、健身、竞技等人士所推崇,逐渐成为了都市新型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
自行车与汽车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科技发展所必然导致的替代关系,二者更像是不同时代里,人类对于出行工具的需求侧重点变化,而汽车的诞生更是一种必然。本次展出的其中一辆汽车,为1902年的标致39型,其采用的链条传动、充气橡胶轮胎,便是基于自行车诞生的技术。此外,汽车的差速器、钢管车架、辐条车轮等关键技术都源于自行车,结构和工作原理上更有不少技术特点存在相似性。
一直以来,上海汽车博物馆积极举办各类汽车文化及外延类主题展览,激发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博物馆,丰富广大观众的精神文化世界,继续向观众讲述它们被时代赋予的意义。此次展览,也是借由自行车和汽车这两种血脉相连的出行工具,链接和传播汽车文化的同时,展现了上海汽车博物馆对于自由驰骋和美好出行生活的一贯探索和追求。
作者:张晓鸣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