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球资源配置、流动性危机与金融风险管理,“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CLF50)·2023春季峰会”昨天在沪举行。面对近期美国硅谷银行的倒闭事件,与会专家认为,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前车之鉴,监管部门要树立全风险管理理念,“在对一家金融机构风险进行监管和监测的过程中,不能把风险孤立或割裂开,必须放在总体风险管理架构下研究和设计监测指标。”
CLF50联席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汪泓表示,当前流动性危机充斥全球市场,虽尚未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传导效应不容忽视。她认为,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了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金融风险管理水平越来越成为题中之义。
CLF50学术顾问、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在加速演进,在经济金融领域呈现全球资源配置成本上升、流动性收紧、金融风险加大的新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增长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他强调,中国金融体系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也更好满足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全球金融格局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同时也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CLF50联席主席、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在主旨演讲中通过回顾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始末,从银行资产负债的角度对当前中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仍起主导作用,而银行资产又以信贷为主,导致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信贷风险。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不断上升,信贷风险的势能正在加大,银行资产负债失衡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硅谷银行的前车之鉴,我们需要高度重视。”
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就“当下银行业如何强化全风险管理”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从近期西方个别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来看,主要是存在“三无”:一是家中无粮,美国硅谷银行的备付金率远低于一家稳健银行应有的水平;二是手中无牌,面临加息周期,没有采用利率掉期等足够的对冲手段;三是心中无数,由于放松对中小银行的监管,缺乏必要的压力测试场景。他强调,在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一要严格遵循“三个三性”,即金融机构高杠杆性、强脆弱性和负外部性,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和商业银行发展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二要坚守“现金为王”的铁律,流动性是生命线,要适当保有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加强流动性管理和监测。三要强化逆周期思维,以科学资产负债表的确定性,来应对外界各种冲击的不确定性。他认为,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会相互传染、相互强化甚至叠加,监管部门要树立全风险管理理念。
峰会现场,姜建清新著《十六次境外金融并购》正式发布。该书详尽介绍了中国工商银行十六次境外金融并购的经验,对走向国际化的中国银行业及全球金融企业及机构均有借鉴意义。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的两份专题研究报告:《金融监管研究报告:国际经验与我国本轮改革实践》和《离岸金融研究报告:发展模式、借鉴启示与上海探索》也在昨天对外发布。两份研究报告分别关注了金融监管和离岸金融发展两个热点议题,为金融监管改革、离岸金融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研究视角和建设性建议。
此次峰会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证券报、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资产管理协会、中欧校友总会等机构共同主办。
作者:唐玮婕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