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2.2万人的小岛如何筑牢健康防线?文汇报记者蹲点崇明横沙
“医生,医生,手指断了!”4月2日傍晚,伴随着急切的呼救声,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乡村民钭阿姨和家人冲进了横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急诊大厅。钭阿姨刚刚在树枝修剪作业中,不小心切断了自己的两根手指。
“不用挂号了,快进来,快进来!”外科值班医生卫金秀赶紧为伤者紧急研判处理。初步评估出血较为严重,必须尽快送至市区骨科专业医院,受伤手指方有希望保住部分功能。
受江淮气旋影响,崇明横沙通道能见度不足500米,横沙岛居民唯一出岛方式——长横车客渡停航。根据恶劣天气下“水上生命之桥”预案,17时30分,作为夜间急诊值班医生,刘岩立即通过乡政府值班人员联系崇明海事局横沙海巡执法大队,协调出岛就医。海巡01083很快到来,卫金秀作为陪诊医生一同前往。她一边在伤者受伤处二次加固,一边安抚伤者及家属的情绪。18时20分,在指挥中心的护航下,病人成功出岛就医。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而开设夜间急诊,确保绿色抢救通道24小时开放,将急救处理前移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各方紧密协作,正是横沙基于只能靠水路进出的实际状况,回应医疗急救应急保障这一民生关注之所向。
对于小岛的基层医疗体系而言,基于“特殊性”的“挑战”远不止这些,坚守乡村的“白衣卫士”们正思考更多办法来化解。
社区医生参与院内外急救,共建水陆空急救体系
▲危重患者成功转运出岛就医。 (受访方供图)
天色渐暗,小岛愈发宁静。走进横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层主楼,左侧的24小时急诊间,输液室、诊疗区、抢救室全都亮着灯,全科值班医生分内科、外科两个区域坐诊,不时有家属带着病情有所进展的老人前来,避免误诊和延误。
从码头回来后,卫金秀顾不上休息,重新投入工作之中。值班从头天早上8点开始,要到第二天早上8点。有时还要再加上第二天上午的门诊,相当于在医院里待了27个小时!
“夜间急诊总量上不会太多,没病人的时候可以在值班室休息。有些医生,比如家在市区的,确实会和科组里协商再上半天,上班连成整段,休息可以连成整段,省去大量通勤时间的耗费,也能更好地照顾家庭。”中心主任周春琴也很心疼这些白衣卫士,“检验科有叫班机制,临床急诊如有需要会把他们叫过来,要求一个科室一定要有一个人留岛,还有备班机制,像把医生‘绑’在岛上,很辛苦,但为了百姓的生命安全,必须这么做。”
总量不多,可急症却来得凶,也来得快。一楼最左侧,12平方米左右的抢救室至关重要。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电动洗胃机、喉镜、呼吸机、心电监护、除颤仪、氧气钢瓶以及一台内含洛贝林、肾上腺素、尼可刹米的抢救车围在四周。“心源性猝死、脑血管意外、有机磷中毒,还有一些重大外伤的急重患者,我们必须尽力在抢救室把他们的生命体征抢回来。”医务科科长张玉芳说。
受限于软硬件的缺失,有些急、危、重症患者在中心确实无法更好地施治,只能靠120急救车转运送到岛外综合性医院进行救治。急救车日常驻地在中心最深处,名为崇明区医疗急救中心横沙急救分站,只有一套抢救设备、一套班子急救人员,包括一名司机、一名急救医生、一名担架员。
过去,如果仅有的一支120急救分队出岛以后,岛上就要有两三个小时的急救“真空期”,如今,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120备用车机制,由家庭医生承担随车医生的任务来送诊。
周春琴告诉记者:“在横沙,社区医生不仅要参与院内急救,还要参与院外急救。比如,中心和110联动,遇到交通事故等突发状况时,若危险系数较高,急诊值班医生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展开基础评估和预处理,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急诊二楼设置了一个手术室,虽不经常使用,但消毒准备从未停歇。“由于社区功能、人员资质、用血等限制,中心一般不做手术,但我们时刻都准备着,遇到台风等极端天气无法转运时,提前从岛外调集手术医生。”张玉芳还记得,两年前的台风“烟花”过境,一名70多岁的女性患者急性阑尾炎伴有穿孔可能,急需手术。当时堡镇医院外科、麻醉科、妇产科、骨科的4名医生驻岛,中心医护人员全力配合,在中心手术室进行了阑尾切除手术,挽救了生命。
此外,横沙乡去年还与瑞金医院、上海新空直升机公司协商,按照“紧急、安全、必须”原则,针对11大类,45种疾病,建立开通横沙乡直升机空中应急救援通道,符合条件的当地居民只需承担一定的救援费用,剩下绝大多数费用由乡政府承担。
家庭医生、新乡医、老乡医进村进户,下沉到百姓心坎
▲家庭医生为岛上老人上门问诊。(受访方供图)
再次见到95后医生施佳琳,东浜村村民于老伯一个劲地表示感谢。
于老伯是膀胱癌患者,几天前从岛外做完膀胱镜返回横沙后,小便怎么也排不出来。他急忙打电话给施佳琳。作为东浜片区的家庭医生,施佳琳从电话里听出了事态紧急,没来得及叫护士,她骑着电瓶车赶到老人家中,看到了老人的窘境:已经没办法躺卧,只能艰难地站着,肚皮露在外面,正对着电风扇吹。
“如果送出去,路途中颠几下,估计还没到长兴岛膀胱就撑不住了。”想到这,施佳琳就硬着头皮上,趴在床上插导尿管,用上石蜡油也只能一毫米一毫米地深入。终于,血尿流出来了,老人瞬间放松,施佳琳终于松了一口气。
横沙的确正在变“老”。整个横沙乡现有常住村居民2.2万人,近四成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部分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还有一些老人长期卧床。目前,25个村(居)委被划分成了11个网格,以一名医生+一名公卫医生+一名护士的形式组成11个家庭医生团队,定期对重点人群进行巡视,重点人群签约率超九成。周春琴表示:“家庭医生和村居志愿者紧密配合,分片、分区、分户,尤其对高龄失能、独居老人等重点人群加强关注,一旦发现情况,家庭医生可提供健康咨询,必要时提供上门评估以及转诊支持。”
这些家庭医生中,多数是像施佳琳这样的本岛人。从小在横沙长大,一看到路票,就大致知道了村民的大概方位。她们和患者用方言交流,也熟悉当地人文环境。与此同时,也有像卫金秀一样外地来的家庭医生,能够被患者如同“家人”般看待。
“张玉芳,你妈妈的血糖是不是没测?”作为新联村的家庭医生,卫金秀刚从村里回来,整理巡视记录的时候发现瑕疵,立刻担心起张玉芳母亲好不容易控制好的血糖再有反复。
那语气乍一听像是在批评,可张玉芳的心里却很温暖。她告诉记者:“卫金秀在岛上从医17年,手机里存着一张两百多人的名单,大多是对口的村里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有没有人照顾,谁来照顾,谁脾气有点倔……她对我所在村子里的情况摸得比我还熟悉。”
与城市社区医院不同,横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管理着11个村中心卫生室。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乡村医生的工作更加贴近百姓,入户更加频繁,是农村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富民村卫生室医生冯家茂从1985年起便来到横沙,最初他在靠近码头的部队卫生站工作,平时也为乡亲们看病,在关节病、皮肤病等常见病的问诊中有着较好的口碑。离开部队后,冯家茂的选择之一是回到江西老家,实现儿时为母亲看病的愿望;但乡亲们都不愿意老冯离开,老冯舍不得这份情,答应先留5年,没想到,20多年后,他依然守在海岛。
8年前,冯家茂收了一名徒弟,名叫蔡袁园。在横沙,经历了一人一站、“自主运营”时期的冯家茂,被称为老乡医。科班出身、毕业于上海健康医学院的蔡袁园是新乡医。
蔡袁园是崇明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的全科专业毕业生,2015年,他入村工作。白天坐诊,下班有时间就进村进户,成了他的工作日常。起初,他怀抱着深入基层的劲头,却频频受挫。
“看到我这张陌生的年轻面孔,做健康监测有的村民不让我进家,做线上随访还被误认为‘骗子’。”对于“新来的医生靠不靠谱”这样的质疑,蔡袁园不服气,有时候情绪也控制不住,“有村民感冒想来输液,我本着好心,和他们讲道理,尽量少输液,多吃点口服药,多观察多喝水。村民却火了‘你怎么病都不会看’。”他很委屈,和老冯敞开心扉。
“不要急,也不要委屈,站在患者的角度和他们多沟通,多聊聊话就说开了。”
“村民找你看病,无论你手中有什么事情,先放下,患者是第一位的。”
“除了常规药方,还可以加入一定的生活运动处方和饮食处方。”
老冯倾囊相授。而他也向蔡袁园学习,积极参加社区医院与区卫健委组织的各种全科医生培训,学习新知识。
“我现在也会先从一声‘阿姨’中开始问诊了。”蔡袁园笑着说,相处久了,村民们会把自己种的时令蔬菜送到卫生室,和他聊上几句。
当医疗服务下沉到百姓心坎,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让这个90后医生的心里特别踏实。
“内强+外引”加速推进之际,如何满足百姓心中期待
“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中心通过‘内强+外引’,提升效果是明显的。区里为我们置换了新的呼吸机、麻醉机,还有手术电刀,乡政府为村卫生室提供大量支持;药事管理中,尽力配齐基本药物目录药品,还为2位血友病患者协调到特效药;乡里为医疗人才提供廉租房,我们也用情用力、想方设法吸引人才。”中心党委书记陆成忠说。
但目前的情况距离横沙乡亲们的期待,仍有继续提高的空间。
时常有村民来中心问,“我看别的社区医院有CT了,我们什么时候能做CT啊?”“医联体有消息吗?什么时候能在岛上挂上海大专家的号?要是能邀请他们过来就更好了。”“我们的老牙医退休后,口腔科一直没开,老人有需求……”
但陆成忠的心中也有苦衷。以协调大专家上岛看病为例,出行的时间成本太高,很难操作。他在岛上生活了大半辈子,心里无比盼望村民们的期待尽快实现。
总得一步步来。
硬件方面,横沙中心将持续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无论是迁建还是原地改建,都需要确保搬迁前后医疗服务过程的连续与安全。一旦标准化改造完成,那么CT也可以争取进驻,待未来与长兴岛二级医院联动,“长横医联体”等各类医联体项目也有望加速推进。“哪怕是在村卫生室也能直接享受医联体的便利。我们将以民主村卫生室创建中医药特色卫生室为契机,深度加强与崇明新华中心医院医联体合作,引进新技术,成立专家工作室,提高中心中医药服务水平,加强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使用。”周春琴说。
软件方面,“留住人才”是当务之急。“很多医生的家在上海,特别是为了子女教育,经不起来回折腾。我们这些年流失的人才,都能再开一家社区医院了。”陆成忠表示,横沙为“留人”使尽了浑身解数。
刘岩先后两次提出了离职请求,辞职信交了,下家都找到了,“硬”是被留了下来。“第一次提出离职,中心领导就谈感情。第二次我说得更明确,希望能和爱人生活在一起。我没想到,中心竟然请乡政府出面,帮我爱人协调到一份横沙的工作。我们夫妻俩很感动,就劝自己还是留下来吧。”刘岩说。
为了留住医疗人才,横沙人形成了“统一战线”。卫金秀以及其他几名医生就从“外岛医”变成了横沙女婿、横沙媳妇。“我们都主动帮他们介绍。或许,横沙人更清楚看病的不易,才会更加珍惜人才。”施佳琳说。
“除了感情留人,我们希望有更多偏远地区政策的倾斜,实惠留人。”只要留得住人,陆成忠就有信心,“根据横沙的出行条件,未来横沙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目标应当医疗与救治两手抓,向医院看齐。”
尾声:海岛不孤
红瓦白墙,农田环绕,横沙岛至今保留着完整的乡野风貌,成为申城难得的“留白”秘境,也是观察沪上乡村振兴成果的一个切口。
由于没有陆路连接,“岛”的特殊性让横沙成为观察沪上乡村地区做强基层医疗体系的一个切口。
周春琴说:“随着软硬件的改造,医联体的推进,我相信横沙居民对医疗的怨言会越来越少。”她的信心既源自上海各界对横沙医疗的支持,也源于新老横沙乡医对改善医疗条件的执着。从扎根社区医疗35年的65后陆成忠,到17年未忘初心的80后横沙媳妇卫金秀,再到在村卫生站找到人生价值的95后施佳琳,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百姓才有“医”靠,小岛才不孤单。
作者:赵征南
编辑:傅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