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hatGPT等产品的问世,人工智能技术来到技术变革和产业爆发的临界点。人工智能作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支柱,是上海市“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及政策如何?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给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带来哪些促进?3月23日,作为WAIC Circle2023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东浩兰生集团主办的“WAIC Circle共筑智能世界——北京人工智能行业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工智能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头雁效应的进一步彰显,上海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为创新的探索和更具包容性的生态去拥抱、激活与滋养人工智能。
▲“WAIC Circle共筑智能世界——北京人工智能行业交流会”活动现场。
“如今OpenAI成了超级巨星,微软重新站在了人工智能的舞台的中央,人工智能局部实现了从感知世界到创造世界的飞跃,火出圈的ChatGPT验证了人工智能的商业价值和科学价值。”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工智能处俞晨昊在会上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已来到技术变革和产业爆发的临界点。
在前不久结束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2035年全面建成“数都上海”被频繁提及,《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已取得哪些成就?俞晨昊列出了四点:一是已经形成了从核心智能芯片、算法平台到智能终端的全段产业链,涵盖了研究智能芯片、传感器、计算机视觉处理一类的技术企业和研发机器人、互联网汽车等产品类企业;二是四个空间格局基本成型:浦东张江聚焦智能产业与科创融合发展,徐汇西岸汇聚了全球人工智能顶尖企业及科研机构,闵行马桥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临港新片区“滴水湖创新港”这两年则加快了政策创新和前沿产业集聚。全市还有其他各区也发挥着各自的区位优势,打造AI的特色产业模块;三是战略科技力量集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白玉兰开源平台等高端平台已开启运作,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前沿无人区。其中包括5个国家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17个市级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还有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创新中心正在布局,增强上海产业创新的供给能力;四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成效显著:上海总计开放了3批58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对接了全球280多家企业,形成了500多个解决方案。“比如去年疫情期间,上海推动了千余台智能服务机器人投入疫情防控,在各大方舱里面实现规模化的应用部署。”
作为WAIC合作单位代表,上海市虹口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蔡正茂总结了虹口区元宇宙产业发展的概况。目前虹口区制定了专项的元宇宙扶持政策,且已在此集聚了一批元宇宙企业,其中不乏该领域的标杆性企业或颇具知名度的企业,比如Unity、万向区块链、西门子软件等。虹口区将积极在元宇宙场景打造方面做出探索,包括与运营商合作建设元宇宙载体空间;为入驻虹口的创新性功能平台、企业给予补贴,给以元宇宙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扶持与帮助;鼓励元宇宙场景的应用,对使用、购买元宇宙场景应用的主体予以补贴;搭建元宇宙产业生态链以及推动元宇宙领域的人才服务。
▲“WAIC Circle共筑智能世界——北京人工智能行业交流会”活动现场。
回到全市层面,目前上海市政府在深化市场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培育、优化金融财税以及激发市场主体创新等方面部署了一系列政策来保障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发展。俞晨昊介绍,上海在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治理体系方面逐渐完善,这几年陆续发布了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国内首部人工智能省级地方性法规、国内首个地方性的人工智能五年规划,成立了上海市人工智能标准技术化委员会,并一直在筹备建设整体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
在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上海交大、复旦、同济等14所上海高校已开设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院,有10所高校设置了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上海还建设了一批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基地,推动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俞晨昊还表示,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平台效应正逐步增强,促进以会兴业。“五届大会以来,有200多个总投资达700多亿元的重要项目签约落地,发布了20多个应用场景,一大批项目在大会平台上实现了产能对接,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随着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日益加深,生成AI、融合创新、打造新增长极将成为2023年破局之解。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展示思想智慧、前沿技术、产业动向和人文生态的重要窗口,在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将继续为科技行业搭建一流的展示及交流平台,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创新与融合,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上海方案”,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契机。
为进一步深化构建大会平台,促进行业对接与赋能,交流会上,来自多家参会企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创新,AI赋能智能制造,元宇宙赛道等进行了介绍,了解行业应用中的难点与痛点,从而精准施策,谱写“共创、共建、共融、共治、共享、共赢”的新篇。
值得一提的是,“WAIC Circle共筑智能世界——北京人工智能行业交流会”与“2023上海·北京投资合作推介会”同天举办。这不仅标志着上海、北京双城联动更为紧密,也预示着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全力激活资源要素,继续发挥优质平台作用,协同大会生态伙伴,打造服务产业互联互通的全年系列活动,为企业营造最大范围的AI生态圈,共同推动行业生态发展。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彭丹
图片:主办方供图
编辑:陆正明
责任编辑:江胜信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