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布局建设17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2万家,累计支持科技“小巨人”企业超2600家;截至去年底,共有78家上海企业登陆科创板,市值位居全国第一……今天,上海市人大启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综合执法检查,启动会上披露的这组数据令人振奋。
启动会现场,市科委、上海科创办等十余个部门聚焦这一主题与代表们充分沟通“交底”,坦言成效也直陈问题,为的是让检查更具象清晰,找准关键问题,找到有效对策。
据悉,此次综合执法检查将重点检查《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三部法规的实施情况,深入查找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更要将监督与立法有机衔接,提出《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法建议,更好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法治保障。
源头:基础研究投入应“量质齐飞”
市科委、市教委等部门在沟通“交底”,不约而同提到了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事关一座城市的原始创新能力,在资金投入方面实现‘量质齐飞’是上海需要努力的方向。”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说,本市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约为8%,这一数据与部分科技领先国家比较而言存有差距。此外,基础研究投入结构也尚需优化,目前仍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有待建立。
“一边是资金投入数量结构有待优化,另一边是后续经费支持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朱启高指出,基础研究有其特殊性,包括探索性强、研究周期长、产出不确定性大等。因此,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项目管理不能“一刀切”,应探索与其特点适应匹配的评价机制,更好撬动年轻科学家的科研热情。
基础研究,离不开顶尖科学家。目前,上海塔尖人才规模不足、能级不够,缺少从事重大原创理论、能引导前沿学科发展的顶尖科学家。对此,有代表现场建议,针对青年人才,不应简单套用“重存量成果、重基础评价”的成熟型科学家指标体系,应更有效地评估其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转化:让科研成果尽快走出实验室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科研成果想走出实验室,还需迈过不少坎儿。
现场,市经济信息化委技术进步处副处长席斌直陈关键:从源头上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需要坚持应用牵引,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特别是,要善于用好自下而上的方法,从市场、企业、科研一线遴选项目。
这类反向研究机制的顺利搭建,关键在于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相关部门也给出具体建议:其一,参照相关制度,对企业基础研发投入探索多倍的加计扣除;其二,建议在全市范围复制推广临港新片区政策,按照“企业白名单管理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
与会代表还提及这样一个问题: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链联合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门槛较高。破题的关键在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比如,面向中小科技企业加快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实验室、共享研发设备、专业领域交易场所、开放式创新中心等。
提质:“孵化器”成为“加速器”
科技创新需培育良好的大生态,光有高校、企业两端的参与还不够,创新孵化器等专业第三方机构也对能级提升起到关键“加速器”作用。
朱启高特别谈及了创新创业载体。相关部门对全市双创载体进行过摸底,发现其发展水平良莠不齐。部分载体经营团队力量薄弱,孵化器经营管理人员配备较紧缺。有相当一部分孵化载体仍停留于简单空间、物业层面的支持,缺少专业资源的供给。
同时,国有孵化器创投基金也受限于机制设计,难有施展舞台,包括监管过严、股权投资决策程序过长、退出效率低、市场化激励分配机制不足等。
结合具体情况,上海科创办专职副主任刘燮建议,加快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孵化器,加强本土孵化器培育,树起一批标杆。同时,引导建设开放式创新孵化平台或合作机制。也可探索“科创经纪人”,加强科研单位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借助社会专业人才提高科研成果孵化率。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慧琳、张全出席。
作者:王嘉旖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