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农历大年初三,一早,一个个“快递小哥”从隧道股份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军工路分公司整装出发。他们配送的不是餐饮,而是城市建设的“食粮”——混凝土。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桥飞虹架南北……重大工程的英姿之下,都有一副强健的臂膀在支撑着,那便是来自混凝土的力量。今年春节假期,为了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科技产业类等一批重大民生工程“不愁料”,隧道股份城建物资的混凝土生产基地也加班加点,兑现“工程不停工、供应不断档”的承诺。
据隧道股份城建物资副总经理徐海涛透露,公司旗下5家混凝土单位、8个生产基地、3家配套单位均不停工,服务的重大工程有市域线机场联络线、龙水南路越江隧道、沿江通道西延伸工程、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等,共30余个。据此估算,混凝土的总体供应量达11.7万立方米。为此,各个基地提前谋划,共储备了11万吨砂石料,并联系上游材料中转点,储备约11.5万吨水泥、矿粉及粉煤灰,以备不时之需。
如今,混凝土配送的方式也十分便捷,就像外卖点餐一样,可通过App下单。这一头,生产基地收到订单,立刻调动物资、投入生产;另一端,建设工地项目部通过手机,就能实时跟踪混凝土的生产、流通环节,便于安排工序。
记者采访时,隧道股份城建物资军工路分公司正巧收到了新订单,一时间,各个岗位都高效运转——
在中央控制室,技术人员对照配方比例投料,电脑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各个生产环节的监控画面和各项可视化的生产指标;
两条生产线上,自动控制系统依次完成称料、运输、上料。约90秒后,高质量混凝土新鲜出炉,源源不断地流向出料口;
搅拌站前,一辆辆混凝土搅拌车有序排列,待灌装完成后相继驶离,运往建设工地。
兔年新春,该基地主要保障北横通道新建工程、杨浦区江浦社区D-5地块(162街坊)等多个项目的混凝土供应。近一个月里,基地预计保供混凝土3万立方米。据隧道股份城建物资军工路分公司总经理张俊介绍,目前砂石材料准备齐全,储备量达2万吨,确保节日期间厂内备料充足,即使外来材料供应暂时中断也不受影响。
人员安排则是最大考验。混凝土材料有其特殊性,不能提前生产,不能中途停顿,生产之后需要在两小时内运到工地,否则就会慢慢凝固,影响品质。生产班组放弃休假,20名骨干员工驻守一线,涉及生产调度员、当班质量员及操作工、设备修理员、铲车司机及修理工、搅拌车驾驶员等岗位,全力保障生产经营。大家纷纷表示,混凝土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项目建设的优劣,把每个环节做细做好,就是为了上海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春节假期,基地根据工程需求,每天可生产500至1500立方米混凝土。元宵节过后,工人们将陆续返岗,届时基地将恢复到常态化运行节奏,产量为每天3000立方米。张俊表示,基地把保障重大工程视为头等大事,同步推动设备、信息化系统升级。此番改造后,总体产能将提升20%左右。
多年来,基地在抓生产的同时,响应绿色环保低碳的政策导向,成为国内首座艺术封装的零排放绿色混凝土搅拌站,获评“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国家三星级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完全做到工程废水循环利用,还让建筑垃圾脱胎换骨,变成再生混凝土,有效解决建筑废弃物消纳处置问题,也为企业开辟出绿色产业之路,同等混凝土产量下,可减少10%的石子开采量。这意味着,一年可以保住一座天然的景观山,同时也减少了一座废混凝土的垃圾山。泥土滋养着城市,混凝土融入智慧因子,将创造更多的时空想象。
作者:史博臻
编辑:范家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