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发布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22项制度创新成果和46个典型案例。
日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联合两省一市三级八方相关部门编印发布了《示范区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典型案例》。《案例》共收集整理了示范区三年来形成的加强联保共治、夯实生态基底、推动绿色发展三个方面、22项制度创新成果和46个典型案例(应用场景),包括三级八方生态环境、水利(务)等部门打破行政藩篱、求同存异,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和成功经验,共同探索跨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制度创新的实践成果。
同时,优选、收录了加强跨界水体联合共治、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厚植生态优势转化基底、推动绿色创新融合发展等各种类型的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与制度创新成果配套,是一套较为系统地总结提炼示范区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创新实践案例经验集成文本图集,也是对示范区生态环保工作阶段性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
联保共治方面,重点跨界水体水质持续改善。雪落漾、元荡生态岸线整治工程、示范区跨界饮用水源联合保护机制……示范区成立以来,在执委会的协调下,构建两省一市各扬所长、充分共商、联合创制、统一管理的生态环境联保共治体系,持续探索和巩固跨界水体联保共治新机制、新模式。三年来,示范区环境质量尤其是重点跨界水体水质持续稳定改善,太浦河跨省界断面水质连续三年年均值达到Ⅱ类以上,淀山湖、元荡等重点跨界湖库已经提前达到2025年水质功能目标。
元荡岸线整治前
元荡岸线整治后
制度创新方面,夯实生态基底、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制度框架基本成型。实施生态环境管理“三统一”制度、联合发布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和环境空气质量、开展跨域生态监测、共同编制发布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年报等;同时,围绕构建示范区“一心两廊三链四区”的多样化生态格局,加快实施“一河三湖”岸线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工程,开展全域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丰富生境和物种类型,维护和提升生物多样性,持续筑牢示范区生态基底。
示范区首次联合生态监测
示范区大气超级站科学观测网
推动绿色发展方面,三年来,示范区坚持筑牢示范区生态绿色本底,持续加大投入,示范区越来越优良的生态绿色基底,已经吸引了华为研发中心、复旦大学创新学院、浙江大学智慧绿洲、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英诺赛科半导体等一批创新研发高等级平台、项目落户,示范区绿色创新融合发展能级效应正不断放大。2022年,《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水乡客厅近零碳专项规划》、《示范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相继发布,嘉善姚庄绿色共富示范带、吴江善湾村“曲水善湾”项目、上海青西郊野公园、嘉善竹小汇零碳科创聚落等一批代表性的样板项目建成运营,示范区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的感受度正变得越来越强。
作者:张天弛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