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崇明区经委牵头,崇明区多家集贸市场迎来“华丽转身”,完成生态市集建设改造。
从传统的农贸市场,再到新兴的生态市集,人们买菜的环境不断改善、体验不断提升。环境更靓,服务更好,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放心。
目前,崇明区51家集贸市场中,已通过验收的生态市集有9家,其中二星级生态市集4家,一星级生态市集5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硬件升级 为民着想
上午8时,位于港西镇的盘西农贸市场里,人头攒动,秩序井然。统一规整的摊位上,摆放着各式新鲜菜品。“比原来干净多了,买东西也很方便。”家住附近的市民直呼满意。
盘西农贸市场占地4724平方米,是附近居民买菜购物的首选。2022年,盘西农贸市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增设消防楼梯、服务台、农残检测室、湿垃圾处置室,完善内部排水系统,并设立顾客休息区,各项设施一应俱全。
原先,市场内的自产自销区域多为“摆地摊”的经营方式,现如今重新规划布局,将原有的低矮铁皮摊位拆除,全部改建为跟市场整体一致的砖混结构,既满足了多元化需求,又提升了购物环境。“崇明小青菜、菠菜都是农户自己家种的,特别新鲜。”改造一新的自产自销区域为市民“菜篮子”添色不少。
绿华镇的崇西集贸市场也在不久前“焕新”归来。之前集贸市场是网格式围栏,一到冬天,人就被西北风吹得浑身打颤。现在菜场四周建起了围墙,安装了窗户,即刻变成了“大暖棚”。此外,市场顶棚也重新改造升级,杜绝了漏雨、漏风的情况发生,暖心的改造获得市民好评。
来源可溯 智能方便
信息技术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资源,是生态市集建设与管理的“润滑剂”。一批智能设备应用在生态市集改造中,为其配备“智慧大脑”。
“今天猪肉是18块一斤,一目了然,特别清楚。”前来购物的沈先生买了两斤猪肉,对价格和肉质都颇为满意。在盘西农贸市场,各摊位商户配备了统一的智能电子秤,菜品上秤后就会立即显示类别、净重、单价、金额等信息,并实时上传到数据库。“有了这些日常交易数据,就可以追溯菜品的源头,把控质量安全就有了科学参考。”盘西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龚明表示。
统一的数据管理也为稳定的菜价保驾护航。监测体系通过平台数据汇总,实现蔬菜价格实时掌握,供应统一调配。“特别是在遇到节日供应、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时,我们可以通过系统,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进行预警发布,落实应急预案,保障供应价格稳定。” 龚明说。
下一步,崇明区经委将以全市“智慧菜场”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生态市集硬件的系统建设,引导市场配置电脑、大屏幕、信息平台、数字哨兵、监控设备等软硬件设施来实现市场内亮证经营、明码标价、价格公示、肉菜源头可追溯等智慧管理的目标,保证市民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持续推进 探索优化
崇明各乡镇的生态市集多在当地中心区域,承载着多样的购买需求。“我们将赋予集贸市场多元化的业态功能模块,打造和谐共享的生态空间,探索一套‘生态空间、生态管理、绿色消费、绿色服务’的生态市集建设管理新模式。” 崇明区经委市场运行科施玉华表示。
崇明区经委将以“生态+”理念打造生态市集建设的基调,以“自产自销”模式赋予属性内涵,以“生态+人文”重塑空间印象,以“智慧运营”模式提升服务能级,坚持建设和管理齐头并进原则,以点带面辐射引领,片区联动共同提升,全力打响“生态+”品牌,打造以“生态市集”为核心业态的城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位于新河镇的富盛生活广场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打造成为注重产品流通和消费体验的现代集贸市场,配备超市、餐饮、娱乐服务及配套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成为一个界面丰富的全新商业综合体,给当地居民带来生活便利。市民心目中的“高大上”菜场,未来可期。
▲富盛生活广场效果图
下阶段,崇明区经委将联动各乡镇和区有关部门,持续“建、管、用”三方发力,化解崇明区集贸市场建设管理难点和痛点,探索体现生态要求、符合本土特色的崇明生态市集建设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力争在2025年底前完成崇明区建设不少于30家生态市集的工作目标。
作者:史博臻 施昊豪
图:沈嘉俊
编辑:张懿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