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10点多,这是社区志愿者王晓东与87岁孤老李老伯约定好的“谈心时间”。一年365天,无论刮风下雨雷打不动。
但在21日这一天,王晓东敲门时却发现有些不对劲,“敲门后完全没声响”。连续敲了三声,他意识到情况不对,火速联系上了居委会。一行人进门才发现,李老伯无力瘫倒在床上,甚至还出现了尿失禁现象。
看到情况紧急,居委干部、社区志愿者分工协作。这一边,王晓东利索地给老人更换了湿衣物,确保老人不着凉;另一边,居委书记赵佳紧急拨打120救护车。
眼下,上海市“120”呼入数量骤增,中心城区救护车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但赵佳看到眼前李老伯的情况十分紧急,仔细跟调度员说明情况。最终,救护车很快赶到李老伯所在的月浦镇月浦二村。
虽然救护车很快抵达,但在转运时问题又出现了。由于月浦二村是个老公房小区,李老伯所在的二楼没有电梯。担架车挪转不易,需几人合力抬升。王晓东担心有基础疾病的李老伯,在搬抬过程中专门小心叮嘱着大家,“我们喊个口号一起动,这样确保老人更舒服些”。
一行人抵达中冶医院后,救治开始。拍片、检查……王晓东全程看护着这位犹如家人般的老人。“他一个人生活,每天我就上门聊聊天,就像是他的子女。”诊断结果发现,老人腰椎及胸椎右侧股骨多处骨折,由于年纪较大,医生建议保守治疗,回家硬躺恢复。老人没有大碍,辗转奔忙各科室的王晓东这才松了一口气。
就医结束,但返程时,由于120急救车资源紧张,老人需等待较长时间。“我联系社区同事开车护送,这样省时间,老人也不必折腾,”居委书记赵佳主动请缨。返回小区时,正当居委书记和社区志愿者搬抬老人上楼时,又偶遇了另一位85后热心居民。看到大家搬抬吃力,他立刻加入志愿队伍,一起齐心协力帮助老人上楼。
晚上8点,夜已深。从清晨到夜晚,从居委书记到社区干部,一座为八旬独居老人架起的“生命桥”持续运转。暖心接力结束,但爱心关怀并没中断。这两天,社区志愿者依旧每天定时上门陪护老人。王晓东、杜忠武还组成了“送饭侠”,两人每天轮换给老人送饭。
孑然一身的李老伯,在社区里收获了“类亲属”的陪伴。他说,这是一种“三餐有人惦念、健康有人挂怀、危急时刻有人帮忙”的安全感。
作者:王嘉旖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