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致敬中国EMBA教育20周年暨新商业文明发展论坛”日前在线上举行。此次论坛以“时代之光”为主题,分为“致道二十载”和“光曜新时代”两大篇章。“致道二十载”回顾了复旦大学EMBA教育20年来的风雨历程,展望中国EMBA教育的未来;“光曜新时代”则直面时代之需求,从核心元素出发,延请全球顶尖学者,共同探讨新商业文明构建的基础,探索未来商业的发展方向,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院士在致辞中表示,过去二十年,是管理学教育发挥重要作用的二十年。以复旦大学EMBA为代表的中国EMBA教育,不断发现、梳理中国管理的实践创新,不断总结、提炼中国管理的实践智慧,不仅推动了中国EMBA教育的发展,并且为管理实践领域总结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当天的论坛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Eric Maskin)教授从“机制设计”的原理入手,向大家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以碳排放为例,在他看来,有一个很简单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机制,就是“碳税”。他认为,中国采取的碳交易政策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同样的,全球供应链中断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机制设计,鼓励为供应链投保,配备多个供应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则从医疗器械持续创新探索解决心血管瓣膜疾病这一具体案例出发,着重谈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他表示,创新产业链是从需求到理念,从创新到市场的链条,创新是“痛并快乐”的过程,“过去,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模仿国外先进经验,创造相同性能的产品来降低患者成本;但现在,我们有能力看来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创产品来为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我们走过了从模仿,到改进,再到创新的路程,期望我们能够早日实现成为世界级的医疗器械创新平台的愿景。”
本次论坛围绕构成“新商业文明”的核心要素展开,直面当下全球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期望通过EMBA教育将新商业文明的方方面面串联起来,用创造性的方法去解决全球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壮大、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多、管理难度更高、知识要求更强,“我期待,复旦 EMBA 学生、校友能够对企业、对行业,乃至对全社会和整个国家承担起更重大的责任,从而为推动中国商业文明进步,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02年,复旦大学成为首批获得教育部批准开办EMBA项目的院校之一,英语项目和中文项目先后设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在中国大陆地区率先完成EMBA中英文项目共同发展、互为促进的战略布局。
复旦大学EMBA项目、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培养了一大批企业家们,他们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经营、管理理念,在商业实践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2022年,在最新的英国《金融时报 FT》全球 EMBA 排名中,复旦大学 EMBA 位列全球第 12 位、中文项目全球第一,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 EMBA 项目位列全球第 9 位。
作者:唐玮婕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