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水乡客厅“蓝环”
记者从今天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举行三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三年累计推出的制度创新成果已有112项,持续推进108个重点项目建设,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朋友圈”也不断扩大,已集聚53家高能级主体。
一体化制度创新,边探索、边实践、边推广
祥符荡科创绿谷
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由长三角区域几所高校合作共建的祥符荡科创绿谷研发总部,就坐落在一片金色稻田之中。实验室内,浙大智慧绿洲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正加快进行细胞培养鱼肉的研究,紧邻的嘉善复旦大学研究院,在今年年初刚刚成立,现已初步形成辐射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企业的服务格局。跨域高校合力进行科创研发,离不开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支撑。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发改委主任华源表示,三年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今年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39项,三年累计112项,其中38项已向全国复制推广;持续推进108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超5630亿元,沪苏嘉城际、水乡客厅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在生态环保领域,通过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深入实施,示范区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等指标持续改善;联合河湖长制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机制有序实施,示范区“一河三湖”的水环境质量已提前达到或优于2025年目标。
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不仅如此,在要素流动领域,两区一县已发放长三角科技创新券4580万元并实现跨省域通用通兑,有力支持企业创新;公共服务领域,示范区公交车跨省线路已增至8条,开通以来累计发送13.62万班次、乘客202.1万人次,异地就医免备案政策惠及示范区246万名参保人员。据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曹俊山介绍,今年以来,示范区还在前期试点基础上,不断拓宽门诊慢特病结算病种范围。
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火热,高质量发展激活区域新动能
水乡客厅蓝环先导段
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出现在示范区各个角落,一体化为示范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区域经济动能被广泛激活。据介绍,三年来,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9%。202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11家,较上年增长31.5%。
在示范区的“原点”——水乡客厅,今年6月30日开工建设的水乡客厅蓝环工程800米先导段已完工,雪落漾“芦花飞雪”景观已初具雏形。示范区执委会规建部副部长刘群星告诉记者,蓝环工程建成后,将串联起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长达30公里的环形水系,“到那时,两区一县的居民走出家门口,都能欣赏到水清岸绿的江南水乡美景”。
重点项目持续推进下,示范区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的形象更突显。元荡岸线生态修复及功能提升工程通过三年持续推进,将实现23公里岸线贯通,水质进一步提升;太浦河蓝带计划也将在年内完工,全长22公里,工程总面积28.7万平方米,为打造“世界级湖区”夯实基础;西岑水质净化厂、淀山湖工程(一期)已开工建设,湖荡整治及河湖连通等项目正抓紧实施。互联互通的新格局也更加清晰,据华源介绍,示范区三年来推进了20个互联互通重点项目。目前,沪苏湖铁路、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等加快实施,沪苏嘉城际铁路开工建设,通苏嘉甬铁路年底前开工,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建设不断提速。
作者:张天弛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