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富集钾、锂、镁、硼、铷、铯、溴、碘等多种元素,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在辽阔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万平方公里的盐湖,占青藏高原湖泊总面积近一半。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了解到,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中,由该所承担的盐湖资源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揭示高原盐湖区嗜盐微生物种群系统的固碳潜力、建成国内最大盐湖专题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等。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是一项国家重大标志性科学工程。据了解,科考项目实施至今,盐湖科考团队累计出动100多人次,行程10万多公里,历时近450天,基本实现青藏高原主要盐湖区科考工作的全覆盖。
特别是西藏羌塘高原盐湖科考,科考区域绝大部分海拔在4500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科考队员克服了高原反应等重重困难,多次进入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总行程4万多公里,累积考察湖泊100余个,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为全面了解西藏盐湖战略性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深入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此次,盐湖科考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成果包括:首次揭示高原盐湖区嗜盐微生物种群系统的固碳潜力;完善特提斯域东段中生代海相钾盐物源演化的证据链;建立了柴达木盆地镁锂富集模型并实现盐湖“异源同汇”成矿理论创新;构建了基于资源变化盐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厘清盐尘暴产生与人类活动的交互过程及影响机理;系统完成青藏高原富锂盐湖综合考察,科学评估资源开发适宜性;摸清了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的分布、储层特征及典型矿床的地化特征。这些研究成果为青藏高原盐湖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副所长王建萍告诉记者,科考发现,作为一个资源系统,盐湖同时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受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上未开发的盐湖普遍呈现面积扩张湖水淡化趋势。而在大规模开发区域,如青海柴达木盆地,降水量的增加,以及持续多年的卤水抽采活动对盐湖资源保障程度已经带来一定影响,同时气候暖湿化导致的降水量、洪水频率、蒸散发等的变化也对盐湖资源开发活动带来影响。
与第一次科考不同的是,第二次科考非常重视科学数据的获取与共享。目前,盐湖所已建成国内最大的盐湖专题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研团队将二次科考获取的科学数据在相关模块中共享,以科学数据支撑未来盐湖科学决策和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平台。| 李春剑 摄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主任张西营说,此次科考以资源与环境保护并重为原则。盐湖资源极其丰富,无论是资源保障还是周围生态环境的安全,都对当前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意义重大。
未来,科研人员将继续在合理高效开发盐湖资源、保护干旱脆弱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为打造盐湖领域国际一流科研高地、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为国家粮食和能源矿产安全贡献盐湖科技力量。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范兵
综合:科技日报 光明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