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用餐高峰时段,穿行于虹桥商务区各大商圈内的外卖小哥们开始忙碌了起来。与此同时,新虹中队城管执法队员也开启了午间时分的街面巡查。
“你好,这边是外卖车辆临时性专用停放点,非机动车请停放到别处。”执法队员在巡查中及时对一辆随意停放的非机动车进行了劝阻和疏导。
新虹城管中队副中队长顾春晖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外卖车辆临时停放点正是新虹街道从去年开始为解决社会运营非机动车辆乱停放探索的一种新方式。“虹桥商务区白领聚集,为此我们在前期进行了一定的排摸,在中午用餐高峰限定时段内,选择外卖取餐需求较为集中的商圈,设置了类似这样的外卖车辆临时性停放点共7处,可容纳200余辆外卖车辆。”
10月9日,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在闵行区新虹街道召开“双迎”城市环境治理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新虹街道推进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记者从推进会上获悉,今年1-9月,全市共依法查处城市环境违法违规案件7.4万余起,其中街面环境案件6.7万余起、小区环境案件0.7万余起,投诉量同比下降33.6%。
下阶段,上海城管将进一步推动执法力量与资源向城市环境问题集中的领域倾斜下沉,在红色点位、四叶草周边等重点区域落实“一点位一方案”,建立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及信用惩戒,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智慧赋能下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
开辟专用停放点位,“移动场所码”精准管控外卖小哥
除了打造社会运营非机动车辆规范停放区,据了解,针对像外卖小哥这样的流动人群,新虹街道还联合第三方力量推出了“移动场所码”,城管队员在巡查过程中通过指导快递外卖人员扫码报备个人情况,相关从业信息及核酸检测等情况便会实时传输至街道城运中心,系统会对不符合核酸检测规定、随申码异常的快递外卖小哥,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消除防疫安全隐患。
而为了满足周边白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又要保障街面市容有序,新虹街道还针对共享单车探索出了一套“政府—单车公司—商务楼宇(物业公司)”三方共治的模式。通过政府搭台、楼宇“献地”、企业“献技”,同样开辟出42处停放点位,满足日均运营单车2300辆左右的停放量。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充分发挥总路段长、路段长、路管会、市场化公司、网格员的五级治理力量,确保辖区非机动违停问题在10分钟内响应,20分钟内得到有效处置。”顾春晖告诉记者,借助蓝牙道钉等技术手段,同时限定了共享单车停放区域,从源头上杜绝违停。
累计查处7.4万余起,城市管理类投诉量下降33.6%
新虹街道打造基层治理“全景图”,助推城市管理迈上新台阶的样本,其实也是整个闵行区做好“双迎”城市环境保障的一个缩影。
记者获悉,在街面联动监管方面,闵行区城管执法局通过打通区商业主体从业人员系统与区局经营性场所管理系统,实时掌握了沿街商铺和从业人员防疫信息,发挥了“哨点”作用;主动会同公安、市场、文化、卫生等部门强化街面疫情防控常态化巡查监管,截至目前检查餐饮商铺3千余家,发现并整改防疫问题2.3万余个。
今年以来,闵行区聚焦城管执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统筹部署、分类施策,协同推进垃圾分类、户外广告、违法建筑、小区环境等治理,累计查处城市环境违法违规案件4300余起。在净化城市天际线上,对大型侧招、走字屏等违法广告、招牌,分批次组织开展了阶段性整治行动,并完成市级“进博会”整治任务,目前已整治违法户外广告263块,联合执法126块。
在市级层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市城管部门共依法查处城市管理违法违规案件7.4万余起,投诉量下降33.6%。
下阶段,市城管执法局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重点区域执法保障力度
针对一大会址等60处重点红色遗址、景观区域,黄浦江、苏州河等90条主要河道及沿岸区域,“申字形”高架等170条主要道路及两侧区域,指导各级城管执法部门有针对性的制定执法保障方案,优化勤务模式,配强执法力量,综合运用人巡车巡、视频轮巡等方式,加大执勤巡查力度,提高主动发现问题、高效处置问题的能力,提升执法管控效能。
进博会期间,市城管执法局将从闵行、青浦、长宁、嘉定区城管执法局和执法总队、机场执法支队6个单位抽调110名执法业务骨干,重点增援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场馆及周边区域、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核心区、虹桥交通枢纽区域、虹桥路沿线及主要接待宾馆周边区域等五类区域,全力做好办展期间执法保障工作。
二、加大难题顽症治理力度
针对违规共享单车乱停放、违规户外广告、夜排档等街区治理难题,以及群租、居改非、损坏房屋承重结构等小区环境顽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与管理部门沟通协作,加大专项整治办案力度,全力推进难题顽症治理,实现街面、小区环境双提升。
加大“一江一河”两岸空间等专项治理,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筑、违规户外广告;对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四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指导督促建筑工地落实文明施工管理责任,消除噪声污染、扬尘污染,建筑垃圾违规处置等风险,推进各类问题整改销项、动态清零。
对于危及城市运行安全、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要建立健全行刑衔接机制,提高当事人违法成本,增强执法威慑力。要规范信用惩戒,既要对屡罚不改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施行信用惩戒,也要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依法及时修复信用。
三、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
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为中心向外辐射,深化长三角毗邻区执法协作。加强与公安、建管等部门视频资源共享,推动工地、道路、卸点全景式监控,加大对建筑垃圾偷乱倒、焚烧垃圾等违法行为联合打击力度,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环境。
充分依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提升智能化执法管控水平,助力城市全周期管理。依托“城市天眼”等视频监控资源,加大视频巡查力度,推广非现场执法方式,提升执法监管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展街面分级分类监管、小区城管物业管执联动、建筑工地在线监测等系统的应用场景,持续创新执法方式,优化勤务管理机制,推动数据治理模式在更多执法领域拓展。
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依托6002家城管社区工作室平台,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工作,使工作室成为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神经末梢”。针对市民群众反映的房屋群租、违法搭建、破坏承重墙等难点问题,会同房管物业部门强化住宅物业与城管执法联动,强化物业服务监督,更好推动源头治理,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同时要创新建筑工地服务平台,推行工地城管联络员制度,加强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指导,并提供设施配置、施工指导、清理收尾等个性化服务,增强建筑工地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渣土车司机等群体守法意识,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
作者:史博臻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