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个老字号品牌在“时光卷轴”中流淌着文化记忆;挂在墙上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与海鸥照相机是爸爸工作室里的“上海制造”;龙凤旗袍、亨生西服与蓝棠-博步皮鞋构成了衣帽间里的“上海购物”……从10月1日起,上海人又多了一个“打卡”的好地方:华山·263老字号品牌馆对外开放,这也是沪上第一座以全面展示老字号文化为核心的公共文化空间。
上海共有222家老字号品牌,是全国老字号品牌最多的城市。它们在城市发展中以独具特色的技艺、深厚积淀的文化、锐意进取的创新,擦亮了城市的“金字招牌”,塑造了上海的商业精神,弘扬了上海的商业文明。如今,通过主题式、场景式、互动式、沉浸式的品牌馆,不仅更好地讲述了百年老字号的“上海故事”,也推动历史传承与时代潮流融合共生,使老字号更好焕发光彩。
开放老建筑,沉浸式触摸老字号的“时光记忆”
老字号品牌馆应该是怎样的,陈列在博物馆还是束之橱窗?华山·263老字号品牌馆打破了这堵墙,在设计规划时首次选择了老建筑——1899年英国人德莱蒙德的私人住宅,既考虑到展示馆的功能性改造,也保护了建筑的肌理与内涵。
“建筑可以记录一段时光,而老字号品牌在老建筑中的策展也首次打破了品牌的边界,以场景式、沉浸式的方式来展现老字号的高光时刻。”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告诉记者,策展方通过一家人的生活,将老字号品牌与普通人的吃、穿、用等相关联,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记者探营的最大印象,就是体验感极强。在“奶奶的厨房”里,冠生园、金枫酒业、汪裕泰、海狮、佛手味精、福新面粉与梅林罐头等来自光明食品集团的“主力队员”,共同汇聚成记忆中的“上海味道”;
在“爷爷的书房”里,朵云轩、周虎臣、曹素功与长江刻字的文房用品,与柜子里的童涵春堂国药、“龙虎牌”清凉油等糅合,诠释出海派文化的艺术精神;而在“孩子的房间”里,红双喜兵乓球与马利颜料则恰到好处地让人回忆起童年生活。
巧妙的是,不少房间的陈列布展与上海“四大品牌”相呼应。
“爸爸的工作间”对应的是“上海制造”,橱窗里摆放着第一款海鸥牌DFAB型35毫米工业照相机,它曾拍摄过原子弹爆炸的场景,墙上挂着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和设计图,那是上世纪80年代行销大江南北的凤凰经典款;
而“父母的衣帽间”则与“上海购物”有关,衣橱里挂着的龙凤旗袍,开开衬衫,亨生西装和中装,蓝棠-博步皮鞋,也是当年上海滩最时髦的商品。
穿过时光隧道,在新旧碰撞中感悟“创新活力”
一个老字号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上海的老字号品牌之所以能够活在人们的记忆里,是因为它们保障、丰富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而徜徉在老字号品牌馆里,新与旧的对比与冲击十分强烈。
老字号的过去,让人回忆岁月。在展馆一楼,一幅流淌的“时光卷轴”让人眼前一亮,手动摇一摇,卷轴里104个老字号品牌的前世今生按照时间线缓缓流过,书写了这座城市商业文明浓墨重彩的一笔。转过身,人们还可以亲手拉开墙壁上的一个个抽板,记者拉开光明乳业的“卷轴”,这里面悬挂了4个不同时代奶箱,展现的是建国之后市民“奶瓶子”的变化,从需要奶票、到奶卡到现在的随心订,它呈现出老字号品牌紧跟时代脉搏、不断提升品牌品质和信誉的进击之心。
在品牌馆里也能找到老字号的现在。
在庭院里,一排老字号新品则让人眼前一亮。美加净日化展示了一组新品——虎啸龙吟牙膏走的是国风系列,设计灵感分别取自中国古代四大瑞兽之一的白虎和青龙,刚刚拿下了“上海设计100+”的殊荣。
而在街边刚刚开业的“开开集团老字号品牌伴手礼首发集合店”里,开开集团副总经理李喜军说50多款新品都”穿越历史,面向未来”,比如,“C位”的一款手作压襟,脱胎于龙凤旗袍的盘扣工艺,创新地用于新的装饰,让非遗技艺变成国潮好物。
还有一组新与旧的对比也很有意思:在老建筑中,新媒体的科技手段,让老字号更加鲜活了起来。人们可以骑上凤凰自行车,戴上VR眼镜,身体力行地穿行在上世纪30年代的十里洋场、50到70年代的外滩;孩子们不仅可以与电子大白兔交流,还可以将用马利颜料绘制的作品在屏幕上“动”起来。
“用老字号品牌去描绘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讲好中国故事,是品牌馆策展的重要思路。”刘敏说。
老字号“未完待续”,特色商圈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
在优秀的海派历史建筑里策展上海老字号品牌,从10月起免费开放的老字号品牌馆只是第一期。记者获悉,首批参与策展的品牌,诠释了城市不断追求卓越、与时俱进的精神。而未来,这里还将成为品牌的发布平台,也将成为交流的空间。
是的,城市在变化,而老字号的本心不变。老字号如何在新时代继续焕发活力,展览在最后一个部分“城市沙龙”作出了回应。刘敏介绍,未来二楼将侧重创意空间的打造,也会定期举办非遗传承的培训活动,也会承载一定的销售功能,通过综合功能的打造,丰富老字号品牌馆的内涵,帮助老字号焕新。
从更大的范畴来讲,老字号品牌馆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记者看到,在华山路上,包括上咖咖啡、培罗蒙、开开等4家老字号门店已经或即将开业,未来这里将聚焦更多本土品牌,开设主题店和首店,形成集聚效应,展现这座城市背后的独特精神气质。
不仅如此,以延安路为轴带从西向东走,商圈建设也在上海城市的更新中变得层次鲜明:华山路的海派建筑里讲述着老字号品牌的前世今生;张园的海派建筑里,诸多国际品牌演绎东西文化交融的场景;南京路步行街的“万花筒”将展现一个全新的城市会客厅;北外滩的国际品牌集聚也有成效。刘敏表示,更多国际国内品牌将通过特色商圈、实体场景、文化融合,让这个城市充满活力,展现出与全球卓越城市匹配的商业文明的传承,进一步提升城市软实力。
作者:徐晶卉
编辑:史博臻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