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金山区召开青年助力金山转型升级行动启动大会,对金山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作动员。上海团市委书记上官剑出席会议。
据悉,2022年6月,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了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金山成为上海唯一入选区。区委书记刘健表示,近年来,金山把青年发展纳入金山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出台《金山区青少年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健全完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快破解青年“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优化青年发展环境,切实增强广大青年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金山为何能成功成为试点城市?金山区位于上海西南,地处杭州湾北岸,是上海、杭州、宁波及舟山群岛这一重要经济区域的地理连接点。同时,金山拥有广袤的农田和农业设施,也是上海乡村振兴的主要阵地之一。金山有幸作为青年发展型城市代表之一出席金砖国家青年峰会,团区委书记王民民在会上提到,“近年来,我们正在立足国际化大都市的人力、财力、智力资源,挖掘农业农村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力争成为乡村振兴先行区,在发展中实现青年与金山的双向奔赴。”
在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蹄疾步稳
在启动大会上,上海盛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建宇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建宇作为农创青年代表发言,“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希望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城市在农业的沃土上加速成长。”
像陈建宇这样的农创青年还有很多,上海枫乡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勋正是其中之一,回乡创业期间,陈勋抓住机遇,实现了粽子的半自动化生产,产能每天超过3万只。同时陈勋引入“互联网+”模式,与传统模式结合实现共同发展,拓展了销售渠道,为农户实实在在增加了收益。上海仁章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柳晨豪选择回归农村接手家庭农场,开创“雁豪”大米品牌,当起了新农人。在他看来,老一辈农人是为了生活而种地,而新农人则是为了热爱而种地。
据悉,金山区在今年2月份正式发布“上海湾区”人才计划,推出金山人才新政,专门出台了《金山区关于加强农业人才引进和激励的实施办法》,政策中对引进的符合条件的农业领军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等多类别青年人才提供项目资金、课题经费和创业补贴等一系列服务,全方位、多渠道挖掘、整合、激活人才资源。
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奋楫争先
9月20日下午,“汇聚青春力量,助力湾区转型”2022上海各界优秀青年“走进上海湾区”活动顺利举办。来金的青年企业家们在参观了上海金山医疗器械服务产业园、萨震压缩机(上海)有限公司之后表示,在了解了金山的产业、政策、服务之后,让我们看到了金山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城市,同时在南北转型的背景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金山开放舒适的营商环境,作为上海青年企业家我们也会抓住金山未来快速发展的机遇,从中找寻更多合作共赢的方向,为金山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近年来,金山凭借长三角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持续深化长三角青年工作毗邻联动的运行机制,积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建立首批沪浙“青邻之家”沪浙毗邻团建型青年之家,挑选各领域优秀青年人才互派挂职。金山、宁波慈溪两地青年企业家协会开展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常参加两地活动的青年纷纷表示,“毗邻团建为我们搭建了平台,开阔了视野,更增进了两地之间的学习与交流。”通过基层组织共建、团员队伍共管、资源信息共享、乡村振兴共通等多个方面,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关心、关注、投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化互动交流,开展合作共建。
在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中“青历青为”
近年来,金山区高度重视青年发展事业,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在工作力量、政策资源、服务项目上做加法,构建“1+5+5”青年工作格局。
“1”是依托一个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同、内外互动的工作机制。
“5”是大力推动“上海湾区·青历青为”金山区五类青年发展政策出台。针对不同人群,出台、深化涉及青年发展的政策文件24个,构建人才“全链条”发展模式,让更广大的青年群体有实实在在的政策获得感。
最后一个“5”是重点推进“上海湾区·青历青为”服务青年发展五大工程,围绕青年思想引领、就业创业、社会融入等方面形成项目清单,推进15个项目落实落地。
下一步,金山区将结合区域实际特点,聚焦青年发展“急难愁盼”问题,打造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一系列超大城市郊区治理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清单,从而打造都市型乡村振兴模式下的上海湾区“青年创新之城”。
作者:薄小波
编辑:史博臻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