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墙、朱红窗棂、乌漆木门……雨后初晴,阳光透过窗棂照射进18平方米的中共一大会址客堂间。今天(3日)适逢中共一大纪念馆建馆70周年,一条树德里弄堂之隔,“初心照耀——中共一大纪念馆建馆70周年纪念展”开幕。首次展出反映上世纪20年代法租界周边环境、50年代会址勘察复原、70年代以来纪念馆管理、修缮、建设的珍贵档案、文献、手稿五十余件,从馆藏12.8万件套革命文物中精选180件实物原件,反映中共一大会址从开天辟地、隐姓埋名到重见天日、举国瞩目的百年过程,管窥中共一大纪念馆70年来各项事业发展。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望志路106号开幕,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座见证了“开天辟地”历史的石库门楼房,却在此后“隐姓埋名”,直至1950年夏天重现:1950年,由时任上海市长陈毅提议,并经市委讨论决定寻找中共一大会址,经历反复勘察踏勘,沉寂了三十年的中共一大会址被查实。1952年初,中共一大纪念馆前身——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成立,下设中共一大会址、中央工作部旧址、中共一大代表宿舍三馆,同年9月,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完成复原布置,开始对观众内部开放。
本次展览通过展现百余年来中共一大会址和纪念馆的5个关键发展阶段,70年来一代又一代“一大人”默默坚守、笃行不怠的执着奋进,讲述“一大人”时刻牢记嘱托建设和守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背后的故事,再现千千万万党员群众一次又一次前来瞻仰中共一大会址重温初心汲取力量的感人事迹
“展览打破了馆史展览的常规时间线叙事,以专题形式创新内容及形式设计手段。”策展人之一、中共一大纪念馆陈列研究部助理研究员渠雨桐介绍,展览伊始充分利用天井空间,表现四个时期石库门的外墙立面,并与艺术家顾奔驰用丝线创作的作品《我们在这里彼此连结》相互映衬,给观众带来时空变幻的穿越体验。
第一部分以会址建筑发展历程为主线,采取倒叙手法,利用模拟沙盘、全息投影等多媒体技术及珍贵档案文件回溯会址所在街区的发展历程,将一大会址的发现、保护、呈现、新时代新发展的过程一一展现在观众眼前。
第二部分以人物故事为叙,以口述历史为媒,聚焦革命者、建设者、守护者和瞻仰者四个人物群体,呈现三十余位党史专家、纪念馆不同时期老领导、经历纪念馆各项事业发展关键阶段的老同志、一大会址修缮复原、改扩建工程相关工程大师的口述经历,以亲历者鲜活生动的真实记忆深情回顾中共一大纪念馆70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和纪念馆各项业务的发展与改革历程,展现无数瞻仰者来到诞生地叩问初心、砥砺前行的动人故事。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表示,站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起点上,“一大人”将努力把中共一大纪念馆打造成建党历史资源高地、建党精神研究高地、建党故事传播高地,积极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悉,此次展览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市档案局(馆)、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联合举办。
作者:王宛艺
图片:袁婧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