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李婧宜团队正向身边的老年群体推广自制的“e龄灵”助老小程序,为晚上的核酸大筛做技术准备;郭安琪则在为6名小学生上计算机公益课,让0基础的他们体验编程的乐趣……这个夏天,虹口区开展大学生暑期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一批00后大学生主动报名,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常态化社区防疫的主力。
这次参与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返家大学生多为00后,且绝大多数在封控期间参与了社区防疫。与往年相比,团区委在此次志愿服务项目中重点推出了关爱老年群体和青少年群体的2个重点推进项目,鼓励这批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借助科技力量,聚焦“一老一少”等推出与社区需求更贴合的志愿服务项目。6月底至今,已有来自全国40余所院校的175名大学生前往社区报到,总服务时长超过2000小时。
“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是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更好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不断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之举。”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制定的《虹口区关于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各居民区文明实践站就近就便招募志愿者,发动能人骨干、大学生等群体到社区报到,推动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更具人气、更有活力、更可持续,也让志愿服务团队成为“社区治理共同体”。
以老年人视角开发小程序,跨越“数字鸿沟”
“点这个小程序,里面核酸码、乘车码、随身码都有。”下午,00后大学生李婧宜来到“e龄灵”项目首个试点小区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大西居民区,向70多岁的黄阿婆推荐该小程序。黄阿婆用语音说出“做核酸”,核酸码便弹了出来。感到新奇又方便的黄阿婆竖起大拇指:“把这么先进的技术用在老年人身上,你们这些小青年做了件大好事!”
“封控期间的志愿服务经历,让大学生真正‘回归’了社区,找到了社区服务的‘贴心路径’。”李婧宜是“e龄灵”团队负责人,也是上海大学志愿者协会骨干成员。封控期间,她在社区做扫码志愿者时,明显感受到老年居民对手机“亮码”的“畏惧”。她和几名协会成员聊了此事,大家决定利用各自专业特长,做一款助老小程序,通过超链接“傻瓜”跳转,改善“万码奔腾”带来的“老年困局”。
从小和外公外婆一起住的美术学院学生潘笑宇,“以老年人视角”承担起页面设计和功能设置工作。发现外公外婆对各类“码”的名称不熟悉,她就在页面上用“动词+名词”的形式指代这些二维码。比如,点击“做核酸”可以跳转到“核酸码”,“坐公交”可以链接到“乘车码”,而“打电话”则可以一键呼叫紧急联系人。
社会学专业学生黄焱堰在初步方案出台后,带着手机在高度老龄化的社区中奔走,请老人们提意见。在此过程中,他意识到老人多不会拼音,还容易“提笔忘字”,便提出小程序要以“语音输入”为主,且要能通过关键词实现模糊搜索。比如,只要说到“核酸”就能弹出“核酸码”,提到“车”就能刷出“乘车码”。
远在四川的计算机学院学生李梓航敲下代码,把大家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变成现实。上周,“e龄灵”上线试运行,团区委将其推送至各街道,并成功找到了试点社区供团队跟进。
“我们会根据老人的想法不断完善‘e龄灵’,让它跟谐音‘100’一样圆满。”李婧宜说,作为“网络原住民”,团队希望借助科技和网络的力量,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用孩子的语言教编程,让小朋友在游戏中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
“冰壶滑动到后来,速度是不是越来越慢?就像我们玩球一样,滚到后面速度就慢了……”下午,00后大学生郭安琪正在上儿童Scratch编程课程,在“云端”听课的是6名小学生,最小的只有一年级。
郭安琪是上海建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在参与社区防疫时,同楼的一名志愿者曾提到,自家孩子的编程课因为疫情中断。郭安琪便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孩子们免费教授小游戏编程方法,培养大家对掌握新技能的兴趣,也用轻松的游戏排解他们的负面情绪。
“经历疫情防控,我更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郭安琪坦言,0基础的低龄学生,为授课带来不小的挑战。比如,没有接触过物理学的小学生不懂“惯性”和“摩擦力”,她在讲到冰壶靠惯性运动直至静止时,就要用孩子们的语言,类比“滚球”讲解,再循循善诱教大家添加减速代码模块。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她还摸索出用钉钉App叠加微信群的方法授课,既能通过前者时时观测大家的课堂完成度,又能通过后者及时以文字形式发布课程要点,帮助孩子们掌握知识。
在郭安琪的指导下,孩子们完成了滑雪小游戏的编码。在试玩过程中,有孩子提出为什么写代码时,要在雪道中设置随机产生而非固定位置出现障碍物。“生活中也可能随时遇到困难,但你只要不放弃,总会越过所有障碍抵达终点。”郭安琪说,这也是她选择教授编码挑战类小游戏的初衷,希望小朋友在游戏中有所感悟,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决心。
作者:单颖文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