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曹文宣。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供图
一段时间以来,江豚等珍稀物种的频繁现身让人们再次聚焦2021年元旦开启的长江“十年禁渔”。
从2006年开始,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宣首先提出“十年禁渔”。记者日前采访了这位和鱼儿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耄耋老人。他分享了禁渔倡议的初衷,并对未来长江鱼类的保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文汇报:江豚的频繁出没意味着什么?长江禁渔为江豚生存环境的改善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曹文宣:长江禁渔以来,以鱼为食的江豚频繁现身江面,说明长江水生态正持续变好。
造成江豚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捕捞:一方面,捕捞造成江豚的食物大量减少;另一方面,捕鱼用的钩、网、电对江豚的活动也是致命的。禁渔后,鱼多了、干扰小了,江豚安全了,出来得就多了。
文汇报:在长江大保护整体布局中,“十年禁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曹文宣:影响长江生态环境的因素有很多,化工厂、面源污染之外,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采砂。在洞庭湖区域,采砂让软体动物从70多种下降到20多种,水草也少了,净化水质的能力下降,整个水生态系统遇到了问题。
捕捞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禁渔不仅是保护鱼类的举措,还是关于修复长江生态、保护自然资源的问题,“十年禁渔”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抓手,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通过这个抓手,把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把水域生态修复。
文汇报:如果在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之时,我们依然袖手旁观,最终结果是什么?
曹文宣:按照传统捕捞的方式、工具,已经捕不到鱼,我们再不保护长江,那是十分危险的。若是长江鱼类资源再也无法恢复,不仅是生态系统的重大损失,也会直接影响淡水渔业。
我国的淡水养殖在全世界规模最大、产量最高,为人们提供动物性蛋白,提供营养需求贡献很大。其中,四大家鱼占养殖产量的一半以上。长江是主要的苗种发源地,养殖要去长江捞苗。但现在,苗种资源大幅萎缩。
从2003年开始,长江就实行了每年3个月的春季禁渔,后来又延长至4个月。但我和学生在禁渔后的7月份去调查发现,刚刚生长几个月,不到10厘米的幼鱼又被捞上来了,这些小鱼也不吃,就拿去作饲料,资源极大地浪费,并没有得到有效恢复。
我们知道,鱼类养殖久了,遗传多样性就会退化,需要野生亲鱼的资源来补充,因此,必须在长江里维持“四大家鱼”一定数目的种群规模,持续提供优质亲鱼,才能保障我国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
文汇报:长江鱼儿们已经转危为安了吗?
曹文宣:原则上是这样,但还有很多问题。长江鱼类面临的威胁不仅仅是捕捞,栖息地的破坏也是其中之一。
最新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列入其中的长江上游鱼类增加了19种,川陕哲罗鲑从原来的二级升为一级,说明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生存的威胁增加了。原先,它们都是在流水中生活的,现在部分水电站建设后,原先的栖息地变成了“水库”,生存环境、繁殖环境恶化,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文汇报:长江禁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禁”,还要重视哪些问题?
曹文宣:第一,政府要花力气,把渔民转产转业安置好,希望渔民家庭上岸后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
第二,物种资源的恢复上,要进一步做好生态修复。“十年禁渔”是长江生态修复的基础工作,但只是第一步,之后还要修复物种栖息地。在长江上游,一系列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它们对水流、水温等鱼类生境造成了改变。我认为,未来需要对相关工程的建设划一条生态红线,科学研判;此外,与大水电站相比,效益差距巨大的支流小水电站应当科学地清除,并通过建立保护区等形式,把小的支流保护起来,恢复它的自然流态,使鱼类进行摄食、繁殖、越冬、仔稚鱼隐蔽避敌等生命活动畅通无阻,成为长江一些特有鱼类完整的栖息地。赤水河是非常好的例子,它是长江上游唯一一条完整的生态河流,保持着天然的水文节律,很多珍稀的长江土著鱼在此产卵、繁殖,大鱼、小鱼以及其他水生生物一起构成了较为和谐的生态系统。
文汇报:“十年禁渔”之后,长江渔业资源将恢复到何种水平?您对那时的长江有着什么样的期许?
曹文宣:目前,长江里多年不见的鱼都现身了,包括鳤等。“十年禁渔”不仅是保护那些珍稀、特有的鱼类,而是大鱼小鱼都要好好保护,切实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十年禁渔”后,可以实行科学的、可持续的捕捞,到时渔业捕捞产量可以提高,同时很多物种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对于“四大家鱼”等鱼类而言,通常需要生长3至4年才能繁殖。连续禁渔十年,它们将有2至3个世代的繁衍,种群数量将显著增加,未来,有望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但受到生境变化的影响,它们生长期已经缩短,想恢复到上世纪60年代千亿尾的数量,几乎是不可能了。
白鱀豚、白鲟等长江珍稀物种相继功能性灭绝,让人心痛。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爱长江就让她喘口气,十年休养生息定能盼来水清鱼多。
作者:驻鄂记者 钱忠军 驻苏记者 赵征南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范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