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海各街镇社区工作者招录陆续进入“面试环节”。经历疫情大考,人们对社区工作者的概念从模糊到清晰。5万余名社区工作者成为超大城市防疫的“基础底盘”——他们日夜冲锋在一线,守护人民安康,也让人们更清楚了解社区工作的“酸甜苦辣”。
历经多年队伍建设,在上海,大学生到社区工作早已不是新闻。截至目前,全市各区今年加大力度挖潜岗位,专门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梳理出1678个岗位,既包括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服务活动中心等,也囊括了居村委会一线岗位。令人欣慰的是,一批在防疫中担纲志愿者的年轻人踊跃报考。“他们见到过我们最难的样子,还愿意投身社区,我们对他们有信心。”一位“小巷总理”说。
从报名者寥寥到一岗难求,普陀区宜川路街道自治办负责人许玲琳亲历近十年的社工招录之变。她既欣喜于社工正走出“婆婆妈妈”的刻板印象、获得更受人尊重的认可,却也烦恼如何“淘”出能长久留在社区的“后备力量”。
追求一份“价值观匹配”的职业
00后孙嘉怡,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在校招大军里,她没有选择专业对口的“码农”,而是一心投身社区。“家附近的社工岗位我几乎都投了,就看最终能选上哪里”。
“我不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而是真的喜欢社区。”孙嘉怡曾在企业实习,发现以结果为导向的商业思维不适合自己,工作压力非常大,“还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适合我,每次为居民解决一桩事,他们的真诚回馈特别打动我,这种成就感在别的地方找不到”。
本轮疫情期间,社区工作者面临的巨大压力呈现在身为志愿者的孙嘉怡面前,但她并未因此被“劝退”。社工们日夜奋战、吃住在一起的“战友情谊”,令她心生向往。见过最真实的社区,她依旧坚定选择,“价值观匹配最重要”。
当然,这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放在十年前,一位大学毕业生到居委会工作,必定面临诸多质疑。但如今,社工的职业社会认可度在提高,年轻人投身社区的“家庭压力”也变小了。包容的氛围,鼓舞着更多年轻人遵从内心的选择。
“只要肯付出努力,就有发展机会”
像孙嘉怡一样的年轻人投身社区,其实也有现实考量——实现理想同样需要面包。
上海率先在全国设立“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让社工的薪酬变得稳定可预期。其综合考虑岗位特点、工作年限、教育程度、专业水平等因素,还形成动态调整机制,实现每年“稳中有增”。实践中,各街镇还依据自身特点制定个性激励措施,为社工的薪酬“加码”。比如,普陀区宜川路街道针对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社工,出台了额外奖励,鼓励其走上职业化发展通道。
即便在居民区“做到顶了”,在职称序列上“考到顶了”,也不意味着他们的职业追求到顶了。“有挑战有难度,”刚晋升为“小巷总理”的80后李亚认为,这是一份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得益于上海各区逐步普及的“老书记工作室”以及各类社区培训课程,她能在较短时间内将老一辈社工积攒多年的个人经验迅速吸收学习。经过四年努力,她便迎来了一次重要“职级晋升”。“只要肯付出努力,就有发展机会,这不再是大家眼里望得到‘天花板’的职业了”。
优秀的社工们还能获得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转换”机会。在部分岗位的公务员招录中,拥有社区工作经验或社工资质成了“加分项”。对广大社区工作者们而言,“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前景”正照进现实。
社区又青睐怎样的年轻人?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社区,社区又青睐怎样的年轻人?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范斌认为,首先是技术“玩得转”。本轮防疫中,年轻社工们用“小程序”解决了社区“大问题”,包括人口信息排摸、核酸检测等。这让更多人看到了数字工具在社区治理中的战斗力。
技术之外,社区的“生存力”还囊括诸多维度,包括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应急事件处置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今年面试现场,宜川路街道新添了“心理测评”环节,其中就专门聚焦考察应聘者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抗压抗挫能力。
在范斌看来,社区工作者的一项基础能力就是心理学专业素养。“社区是个跟人打交道的地方,无论是适应环境或解决问题,归根到底都要了解人的心理。”眼下,上海正积极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其中,居村委会等将成为建设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的重要载体。“一名好的社区工作者,一定是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也是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