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2022年上海妇女发展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暨《上海市志·群众团体分志·妇联卷(1978-2010)》首发式在线举行。
妇联志书历时十载,第一次全面、系统、完整和真实记录改革开放以来妇联组织卓有成效的发展历程,是上海第二轮新编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溯波澜壮阔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上海妇女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上海妇女工作开拓出一派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1978至1988年,市妇联在改革初探中努力前行,呈现出全面有效恢复妇女工作的生动态势和上海妇女事业欣欣向荣的灿烂前景。1984年,由市妇联倡议,各行各业女工程师积极响应的全国第一个知识女性专业社团——上海市女工程师联谊会诞生,此后女记者、女医师、女律师、女企业家联谊会相继成立,被誉为上海专业妇女团体的“五朵金花”。20世纪80年代,市妇联兴办里弄简易托儿所,联办托幼园所以及众多的“小饭桌”、维修站、成衣组、暑托班等,婴幼儿“入托难”矛盾有所缓和,小学生吃午饭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为职业妇女化解后顾之忧。
1988至1998年,市妇联积极攻坚,在改革实践中主动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极大拓展了服务资源、服务路径,积累了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丰富经验。1989年,市妇联在全国首创上海市家庭文化节。家庭文化节作为一个群众性的大型节日,使“五好家庭”创建活动从家庭走向社区、走向社会,成为妇联动员妇女和家庭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创举。1994年11月,市妇联、上海航空公司选择下岗女工最为集中的纺织系统联合推出空中乘务员招聘,1995年3月,18名纺织女工成功走上空乘岗位成为“空嫂”,在全市形成了“嫂子”就业效应(超市“商嫂”、轨交“地嫂”、医院“护嫂”等)。1996年,市妇联在全国率先推出“星期六家庭志愿者活动日”,短期内形成1800多支以“五好文明家庭”为中坚力量的家庭志愿者队伍,大规模地参与环境整治、扶贫助弱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成为妇联凝聚家庭参与妇女工作的重要渠道。
1998至2010年,市妇联创新拓展,在全国妇联系统率先建构起顺应时代要求的社会化工作格局。2000年8月,上海市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在市妇联成立。在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的同时,负责接听妇女维权热线,2003年3月起增加接听反家庭暴力热线,为更多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2000年,市妇联在市慈善基金会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启动“妇女健康实事项目”,专为困难妇女提供妇科病、乳腺病筛查和针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救助。2003年,市妇联号召广大妇女“为了明天,上学去,上网去!”在全市掀起五个“百万妇女学习行动”(学上网、学礼仪、学技能、学法律、学健身)。其中,“百万家庭网上行”“百万家庭学礼仪”被市政府列为实事项目,惠及广大妇女。
这些极具时代特色的上海妇女儿童重要事件都可以在《上海市志·群众团体分志·妇联卷(1978-2010)》中找到。据悉,全卷主体内容主要有15个部分(包括卷首彩照、概述、大事记),正文计11篇,45章,125节,全书共138万字,图照、插图206幅。通过对亲历者的考证、对历史资料的查勘,以时间为序、事实为据,客观、真实、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了33年来上海女性人口状况以及上海各级妇联组织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引领广大妇女投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家庭等各项工作的情况及发展变化,体现出时代特征、上海特色、妇联特点。
首发式后举行了2022年上海妇女发展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金可可、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海蓉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上海妇女发展,深化新时代妇女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占悦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