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3月以来这轮疫情的严峻考验,上海正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努力推动经济恢复和重振。在接下来的这段关键期,政府该怎样发力,从而进一步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沪上许多专家提出,最重要的或许不在于考虑短期作为,而是要坚持长期策略,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让市场释放出其本身的活力。
牢牢把握长期之势,重于关注短期
在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马海倩看来,要判断上海何时走出这一波“疫情周期”,不仅要看宏观经济数据,更重要的风向标是市场主体何时恢复信心与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短期增长目标之外,她更希望政府牢牢把握中长期发展之势。
马海倩认为,上海要发挥自身在市场化方面的固有优势,从更好处理政府、市场二者关系的逻辑出发,以“真金白银”“真情实意”呵护好市场,让其释放澎湃活力。同时,要持之以恒地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优化服务市场主体的方式。此外,上海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也要在城市治理上久久为功,特别是增强城市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和韧性,从而推动经济、民生、生态、文化等全方位发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更多聚焦的也是长效之策。他说,上海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提升临港新片区的开放力度,以高水平制度性开放实现与国际通行规则、标准的接轨,代表国家与全球市场充分对接。上海还要加速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充分释放相互间的协同效应,以市场的联动、产业链的稳定助力经济恢复和重振。
和市场化能力一样,科技创新也是上海的优势和长板,未来需要进一步放大。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说,当今时代,唯一的增长动力就来自于创新。上海要重振经济,就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比如,要打破条条框框,为自由探索和讨论提供制度保障;要通过制度建立,引导全社会开展长期、持续的科技投入;要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为甘冒风险、投身创新事业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提供足够的动力。
让既有政策直击痛点,比出新政更关键
过去一段时间,从稳定经济、重振经济的角度出发,国家和上海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在专家看来,当下,较之继续出台新的支持政策,更明智的做法或许是用足、用好、用活现有的政策,从而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表示,在既有政策效应尚未充分发挥的情况下,不宜继续出台新政策。他认为,最好的政策是规则细化、有操作性的政策,是直奔场景、直击痛点、直达人心的政策。为了推动政策落地,他建议把政府部门的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等,与解决市场主体实际问题的行动结合起来,从而防止政策在执行中不能真正惠及企业。此外,对于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应该进行复盘,评估其落实的程度,尤其要对那些政策效应不佳、问题处理不好的情况和案例开展分析。
马海倩认为,在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恢复元气、提振信心的过程中,政府不应该大包大揽,而是要顺势而为、精准施策,让市场发挥作用。何万篷说,最关键的战略或许就是“放、放、放”,活力是放出来的,要把机会放给企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要让政策充分发挥效应,还需要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权衡表示,在树立信心、稳定预期方面,政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让企业感到有钱可赚,企业自然就会增加投资、带动就业,从而实现良性循环。何万篷说,预期推动共识,共识牵引行动;重要的是,预期来自公信力,而全社会的公信力之源是职能部门。因此,政府更应像画工笔画一般,让政策落地落细,让企业不再有后顾之忧。
促消费稳投资,这些领域仍需施策
当下,上海仍处于经济恢复和重振的关键期。短期内,上海还能在哪些方面发力,从而把发展的油门再踩深一点,把增长的速度再提高一点?专家对此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表示,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此,政府部门可以制定一些针对性举措。比如,新发布的上半年本市经济运行数据显示,6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3%,降幅较5月大幅收窄了32.2个百分点,这表明,市场消费在稳步恢复。为此,建议上海策划一些促进消费的活动。此外,可以适度加大新基建、智慧城市等建设力度,加速旧城区和重要商圈的改造,从而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
马海倩说,当下疫情不时仍有扰动,在此情况下,政府应尽力、尽快、尽可能为打通跨地域经济联系创造条件。比如,异地出差、洽谈、参展等商务活动当前还远未恢复,政府要想方设法为这些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安全的路径。王思政也认为,必须全面深刻理解、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既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也要保证正常的企业经营活动和人员往来。
此外,沈开艳还认为,上海之前出台的经济恢复和重振“50条”政策是一个有效期7个月的短期政策。随着企业逐步走出危机、走上正轨,政策可能不再“解渴”。到那时,可以考虑制定出台一项新的面向长期的经济振兴方案,为未来发展积蓄更多能量。
作者:张懿 徐晶卉 唐玮婕
编辑:施薇
图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