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地铁站,与宜家商场、日月光商场仅一街之隔,宝山区大场镇龙珠苑有着令外人艳羡的“黄金配套”。生活于此的人们却是另一番滋味——狭小里弄、飞线充电、群租乱象。作为上海最大的“城中村”之一,这里户籍人口约3600人,外来流动人口近万人。昨天,在宝山区“促发展、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中,这里成了区委书记调研首站。
与大多数“城中村”类似,龙珠苑也面临着土地权属上的“疑难杂症”。龙珠苑地块为原场南村集体土地,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许多房屋至今仍无法办理产证。这样一来,村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户籍办理及就学等)都遭遇重重困扰。
图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农民自建房
更令人揪心的还有安全隐患。电瓶车是居民最便捷的出行方式,但当近3700辆车一起充电、停放时,问题接踵而至。为补上“缺位”,场南村绞尽脑汁,利用小区“边角料”挪出640余个充电车位。但即便如此,庞大的“需求差”依然存在。
为解决“充电难”,居民们各出“奇招”。宝山区委书记陈杰在走访中发现,小区内一家商铺的墙壁上竟“外挂”了一排充电插座,周边堆放着不少杂物。一旦发生短路起火,后果不堪设想。他当即提出:“是否有可能在这里设个固定充电位?”对此,相关单位表示,会抓紧跟进处理。
图为商铺墙壁“外挂”的充电插座
这些年来,龙珠苑几乎成了相关部门的一块“心病”,不定期就要来走走看看。但零敲碎打的方案终归不解渴,居民们所盼望的,是一种全新生活。
随着“城中村”改造项目即将启动,这一期盼化即将成为现实。大场镇党委书记沈强说,改造项目不仅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更要为“15分钟生活圈”注入新功能。以往,龙珠苑最缺的就是公共活动空间,邻里街坊叙旧寒暄通常在小区马路上。未来,项目将同步配套幼儿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种种生活服务设施,补上种种“功能短板”。
腾挪出的新空间,还有望成为地区发展的新增量。借由“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统筹规划,一条重要的交通纽带有望打通——环镇南路。这条道路贯穿静安区、宝山区、普陀区。一旦贯通,市北高新园区就能直连正在转型升级中的南大地区。届时,产业资源就能畅通对接,撬动起区域联动发展的新动能。
产城融合,这是当下上海在“城中村”改造中力推的新方向。与此同时,如何在互融过程中妥帖关照“人”的需求,也成了讨论焦点。安置房位置会否有噪音、各类服务设施能否步行可及……这些细节处的前置考虑,正是为了规避日后可能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
跟上区域发展步调的同时,“城中村”改造项目也有望与毗邻商圈产生新互动——成为新消费模式的“试验场”。沈强说,春节之后要尽快与相关企业代表碰面,共同探讨如何引入新业态、新服务,为周边3至5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塑造全新生活体验。
作者:王嘉旖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