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企业要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了解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经营现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研究团队日前展开问卷调查,并在今天发布《2021中欧EMBA学员企业全球化调研报告》。
此次调查的样本企业中,82%为民营企业,5.4%为国有企业,第二产业(制造、采矿、建筑、电热燃水生产和供应)占比36%。本调查样本企业与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对比,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近,因此本调研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能较好地反映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现状、机遇和挑战。
由于样本来自中欧EMBA在读学员所工作的企业,因此大中型企业占比显著高于中国企业整体水平。所以,本次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目前中国 “头部企业”的全球化运营情况。
其中,近14%的企业2020年境外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超过50%,可见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中国企业与全球市场相融愈发紧密。同时,国家要求推动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对于强化内需体系、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看,被调企业已经走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道路上,同时也没有忽视国际大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对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朱天认为,中欧EMBA同学所在企业超过一半已经深度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之中,参与了生产、贸易、资本和人才等四个方面的国际大循环。目前尚未有境外业务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一已经将开拓境外业务纳入到今后几年的计划中。总的来说,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未来发展还是机遇大于挑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张华也表示,根据调研结果,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决心和行动,并没有因为近年来兴起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而有所减弱。全球化不仅为中国企业带来海外收入,也能够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利用全球生产要素,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调研发现,中国企业在新冠疫情的“黑天鹅事件”中展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21.4%的企业境外业务收入基本不变,17.7%的企业的境外业务收入反而增长,两者相加的比例高于境外业务收入减少比例(25.3%)。还有12.4%的企业吸引到的境外投资有所增加。在境外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经济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这一结果充分展现了中国企业境外业务的抗冲击能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李铭俊表示,本次调研让我们看到中国管理教育的新需求。中国企业家需要进一步开拓国际视野,把握国际规则,防范国际市场风险,提高企业国际运营能力,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
逆水行舟,方显勇毅。中国坚定不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这既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助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国担当。企业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大量中国企业勇于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在中国融入全球经贸体系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唐玮婕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