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谈宁,男,1979年10月生,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援藏任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委常委、副县长。
去年,拉孜县实现文旅收入4000余万元、游客数量逾10万人次,拉孜群众通过文旅产业得到更大实惠、过上更好生活。目前,拉孜已成为“环珠峰游”线路的重要一站,文旅产业稳步成为县域发展的新引擎。这样的成果令援藏干部谈宁感到充实和欣慰。
拉孜县是日喀则的重要枢纽,被赋予未来日喀则西部中心和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地位。谈宁赴藏后感受到拉孜发展很快,但产业结构仍较单一。对此,他深入基层挖掘整理当地文化资源,形成了加强文旅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建设好“珠峰游前哨站”就是他的最大心愿。
“5000公里黄金点”的点睛之笔
拉孜县热萨乡强公村毗邻318国道,这里有一块显眼的纪念碑,提示距离上海人民广场5000公里。这是前往珠峰大本营游览区的必经之路,背包客们往往选择在此停车打卡、休憩。谈宁表示,拉孜县有潜力以“5000公里黄金点”为核心,吸引游客向珠峰进发前“下车看一场、休息住一晚、休闲游一天”。
拉孜文旅资源丰富,有以“堆谐”文化等国家级非遗为代表的人文特色,以雅鲁藏布江为代表的自然景观。然而,这些优质资源却鲜为外人所知,难以接入文旅市场。
为此,谈宁积极推动当地加大投入,修建道路、水利及服务配套,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公村已成为挂牌示范的“小康村”,这里正在修缮传统特色民居,改建提升停车服务点,建设游客中心。今后,还将引进拉孜县锡钦乡的温泉,修建高品质酒店和精品民宿。
紧盯最具特色“未来产业”
为了夯实文旅产品的内涵,谈宁拜访了当地非遗传承人。
古稀年纪的普达瓦,是藏刀制作工艺传承人。他所制的藏刀,手工锤炼、雕工精湛,饱含原生态的古朴韵味。为帮助藏刀产品扩大市场,谈宁多次和普达瓦交流,替他物色专业团队翻新藏刀包装和品牌设计。在谈宁热情邀约下,普达瓦开设了藏刀制作培训班和“公开课”,既是传承工艺的平台,又是向公众普及展示的渠道。
戴着眼镜的小伙子顿加,是热萨乡有名的扎念琴师。他14岁学琴,在上海援藏资金支持下成立了央徳扎念合作社,生产销售各式扎念,即藏族的六弦琴(也称马头琴),还对外教授琴艺。扎念琴由杨木与核桃木制成,售价4000元到10000元不等,线上销售的比例占四成。顿加还建立了直播账号,吸引了大量粉丝。
顿加的制琴作坊距离强公村很近。他期盼着将来能在318国道“5000公里黄金点”的舞台上演奏,展示雕刻、油漆等传统制琴手艺。
建立“活着”的文化生态保护区
当前,拉孜县已经组织申报西藏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为了挖掘拉孜的历史底蕴,谈宁邀请北京、拉萨和日喀则等地专家,数次踏足大山深处,走访古迹遗址,为了探寻一处遗址、寻找一棵古树,登上无路可循的山丘,跃过水流潺潺的小溪。在热萨乡海拔4000多米的山上,他们勘探了一处烽火堡遗址。谈宁说:“山上没有路,又缺氧,全程盯着脚下,爬到山上俯瞰才发现这里是如此陡峭险峻。”
通过一点一滴地挖掘和梳理,更多的非遗技艺、民间传说、红色记忆、古树石刻露出真容。谈宁牵头编撰“拉孜堆谐”“拉孜民间故事”“拉孜非遗图册”等书籍。可以想象,未来这些图册将摆放在酒店床头,向四方旅客生动讲述拉孜县的文脉传承。
作者:沈竹士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范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