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各界代表齐聚在浦江东岸,共话“弘扬志愿精神,建设公益之城”,为活跃在上海的广大志愿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数据显示,志愿服务助力城乡社区治理不断深化,“上海社区志愿服务网”已注册社区志愿服务队7000多个,实现全市居村全覆盖,累计社区志愿服务时长780万小时。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李雅平指出,本市以公益之城建设为统领,公益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基本建成了以公益上海为平台、公益基地为载体、公益护照为保障、公益顾问为纽带的上海公益服务体系,汇聚了一支基本覆盖全市、涉及各业务条线、基本满足各类公益需求的志愿服务力量。
当下,上海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志愿服务事业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公益基地命名”作为市民政局的权力事项、“公益护照发放”作为服务事项正式纳入本市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接入上海市“一网通办”“随申办市民云”。
志愿服务中,上海始终坚持“民生优先”,以人民需求作为志愿服务项目清单。2021年,市委、市政府将“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上海开放大学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开展了“长者数字生活‘随申学’”活动,发动全市8442名志愿者、在遍布各区的4662个服务点中,累计为逾150万人次的老年人提供了智能手机学习培训和帮办服务,助力全市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活动仪式上,市民政局为市政府实事项目“长者智能技术运用提升行动”志愿者代表颁发感谢信,感谢活跃在9大应用场景中悉心教授长者数字技能的每一位志愿者,同时也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关心老年人和需要帮助的人。活动中,志愿者代表进行了集体宣誓。
志愿服务已成为优化城乡社区治理,推进本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全社会各方参与支持公益活动的氛围持续浓厚,做志愿者,做公益,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一种文明风尚和生活方式。
当下,民政部门将坚持法治思维,继续在依法规范做志愿、精准服务求实效方面下功夫,引导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活动实效。继续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以及其他特殊群体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务实高效的的志愿服务。携手建设更有温度、更具人文关怀的上海公益之城。
仪式上,市民政局还发布了上海市公益基地志愿服务时长百强排行榜和社区志愿服务时长百强排行榜。目前,上海公益基地已达1.3万家,众多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居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和新修定的《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为广大志愿者提供依法开展志愿服务的平台、场所、保险保障和更多便利条件,让上海形成“人人公益、处处可为”的浓郁氛围。
作者:王嘉旖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