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0月底,在上海志愿者网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超58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超23%,每五人中有一名志愿者,生动体现人人都是软实力。”在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2021年上海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季今天(3日)启动。《2021年上海市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年度专题报告》同步发布。
报告显示,志愿服务精神越来越被广大市民接受,并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级阵地全覆盖,为志愿服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市志愿服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雄介绍,目前,志愿者人均服务时长92小时,位居全国最前列。志愿服务项目多达44万个。截至10月底,已完成16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21个乡镇(街道)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6019个村(居)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并因地制宜打造了“示范带”“益空间”“实践点”等1162个特色阵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丰富了志愿服务内涵,‘学习宣传理论政策’成为志愿者参与最多的文明实践项目。”杨雄告诉记者,结合建党百年重大历史节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党史和理论传播“大课堂”。
今年以来,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依托“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党史和理论宣讲”资源2129项,组建宣讲志愿服务团队1569支,推出常态化宣讲志愿服务项目1515个,开展宣讲志愿服务活动12468场。
同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站)发挥服务群众功能,“从‘指尖’到‘身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生态日趋成型,也吸引了更多志愿者的加入。”杨雄告诉记者,“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今年年初纳入全市“一网通办”,增加“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标签,完善线上线下协同运行机制。数据显示,自“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以来,截至10月底,累计发布117288条供给单、22616条需求单,累计完成72723项跨系统、跨区域资源供需对接。
“结合治理数字化,服务群众‘精细网’逐步织密。”杨雄表示,志愿者和市民对线上服务已经有一定知晓率。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功能建设,用更优质的服务满足志愿者和市民需求,为每一个参与文明实践的志愿者和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搭建成就的舞台。
作者:王宛艺
图片:赵立荣 部分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