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投资,是先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工业产值,则是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
在上海,工业稳增长始终被摆在突出位置。以位处市域北部的宝山区为例,今年以来,这里持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低效用地盘活、加大企业投资力度和科技创新强度、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宝山区工业投资增幅明显,区属投资创历史新高。
成功“引得凤凰来”,宝山区自有秘诀。其“栽好梧桐树”,所栽的不只是土地储备,更有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由此,让更多企业引得来、留得住。
企业要发展,第一步就是“要空间”。为此,今年年初,宝山区发布《宝山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举措》,其中创新实现“拿地即开工”四证同发和建设工程单体竣工提前验收。
实践中,重大产业项目甚至还可“带方案拿地”。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当日,同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张证书,实现拿地即开工。今年以来,福然德、天瑞金、联东机器人创新港、章臣等项目已实现“拿地即开工”。
为进一步缩短企业建设时长,宝山区还创新探索建设工程单体竣工提前验收。也就是说,在单体建筑符合规划、质量、安全、消防要求的基础上,可提前进行单体建筑的综合竣工验收,并出具行业审查意见,实现“竣工一幢、验收一幢”,支持企业提前投产经营。今年以来,赛赫智能顾村工业园区产业项目的两栋厂房已完成单体竣工验收。
加快现有产业空间建设速度的同时,宝山区也紧抓空间释放,持续推进低效产业用地盘活。“十三五”期间,该区累计低效产业用地盘活近9000亩。今年,通过厂房租赁、产权交易、收储出让、提升转型等方式,已完成约1500亩。其中,推进京鑫管道地块以土地租赁方式引入上药康希诺疫苗项目、通用阀门地块以土地租赁方式引入悍马建筑项目、京乾实业地块以土地租赁方式引进韦航装备和坤聚自动化工程项目等已投产,镖荣实业地块以提升容积率方式引进惠永药业项目已开工建设。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该区还始终保持“项目思维”,既抓目标管理,也抓管理进度。首先,明确工作目标,梳理问题清单,科学挖潜增能,形成工作合力。其次,建立区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区领导挂帅,各部门协同,推动重大产业项目按计划、按节点开工竣工,支持存量企业技改扩产。
地处长三角关键节点的宝山区,还面临着“个性烦恼”。今年以来,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宝山区专门将中集宝伟、太平货柜等集装箱企业纳入保电目录。同时,协调解决太平货柜物流仓储问题,确保太平货柜加快集装箱生产,保障重点企业用箱需求,缓解海运“一箱难求”。从电力、堆场到交通,企业的种种需求点成了政府服务的聚焦点,这也为工业产值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