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老孙带着读小学的孙女兴冲冲来到村里的“农家书屋”,从一楼的书架上挑了本何建明的《德清清地流》,登记后来到二楼的咖啡茶吧品茶看书,孙女则高兴地与小朋友一起玩起了踢毽子游戏……每天,类似的场景都会发生在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干山村的农家书屋,“农家书屋+新华书店+图书馆+经营性实体,这个全省率先试点的模式很受群众欢迎,每天来的村民络绎不绝。”干山村党委书记梅国红笑道,“农家书屋不少村子都有,我们现在做的是3.0升级版。”
干山村“农家书房”位于干山“红色记忆馆”对面,150平米的面积,分立了三个区块,分别是介绍德清的书,德清以外的各种书籍以及各种学习用品。“新华书店和图书馆的书各在三千册左右,报刊杂志20余种,新华书店随时更新,图书馆通借通还,方便得很。”钟管镇党委委员陈佳伟介绍。
说起这个模式的初衷,梅国红感慨:“农村孩子‘双减’后,基本‘独立自由’,在没有家人看管的情况下,孩子们容易放飞自我。为此,我们在开设农家书屋时,专门提供了供孩子们阅读和做作业的场所。”干山村农家书屋工作人员范碧霞说:“让孩子们在充满书香的环境里,孩子之间也能够彼此带动,营造学习氛围。” 如今,这里每天还举办各种适合各个年龄层孩子的活动,如年纪小的在里面看书,高年纪的则在旁边的村文化礼堂写字画画,让书香彻底融入寻常生活。又好比是村里的一个托管场所,让家长没有后顾之忧。
2楼的奶茶吧、咖啡,附近10米远的食堂等,都让读者和消费者能够静下心、坐下来享受。新型的农家书屋开张以来,每天接待读者都在50人次以上,周末来的人更多。“新华书店开到家门口,弥补了不足,丰富了我们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干山村村民梅小平选了一本烹饪图书,借阅回家。 “以后看书非常方便了”。
“以前农家书屋闲置,不是没需求,而是服务没跟上。现在,农家书屋跟新华书店合作,销售业绩三七分成,这样既解决百姓买书难又可以壮大集体经济。”梅国红指着书架说,物质富裕的群众,对精神生活总是向往的。如今,村里有了书店,村民不出15分钟,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这种获得感与幸福感还是颇有感觉的。
“不仅如此,它还打通了农家书屋原有图书馆借阅系统与新华书店书籍管理系统,推动了农家书屋、新华书店的通借通还。强化农家书屋休闲、阅读、交流功能,提升农家书屋精准服务效能。”陈佳伟表示,如今,该村的做法被浙江省委宣传部推荐申报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业内人士认为,农家书屋是政府提供给农村有书读的一种长效机制,而德清的这种介入书店与图书馆的模式,增加了吸引力,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和延伸服务,实现了从单一的阅读平台向综合服务平台的转变。
作者:刘海波 王力中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