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全速冲刺“北转型”的宝山区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记者从今天(9日)召开的宝山区第八次党代会上获悉,今年1至9月,该区各项经济指标稳中向好。其中,工业总产值、商品销售额、实到外资、新设企业等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投资结构、税收结构等各类经济指标持续优化。
亮眼经济指标的背后,离不开科创力量支撑。聚焦打造“张江研发+上海制造”的重要链接,做强优势互补的大学科技园,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突破“卡脖子”技术能力的科技型企业,积极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进入产业化应用。数据显示,目前宝山区高新技术企业达848家,同比实现翻番;新增国家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1个、专精特新企业67家、市区科技小巨人工程企业33家,59个项目获国家、上海科学技术奖。
宝山区委书记陈杰表示,“勇担新使命,奋进北转型”,这既是我们这次党代会的主题,也是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将按照市委“南北转型”战略部署,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以“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为主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发展模式、社会治理范式实现根本性、系统性转变,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全市大局能力,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未来五年,宝山区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上海使命,坚持以科创、开放为根本动力,以生态、幸福为价值追求,努力在区域转型中闯出新路,在创新发展中走在前列,实现各项事业和党的建设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功能突出、要素活跃、人才汇聚、产业高端的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向着更高质量的人民城市不断迈进。
科创之城,培育创新孵化全链条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科研成果转化中难免遇上种种卡壳环节。如何进一步畅通转化链路,让科研创新更高效便捷?在宝山区,一条瞄准科研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的创新链路正逐步形成。
科研成果转化,源头在大学科技园。为“催化”产学研转化进程,宝山区全力打好“大学牌”。截至目前,环上大科技园4个基地初步形成全链条创新孵化功能。其中,脑机接口等一批“卡脖子”项目已成功转化。北大、华中科大等大学科技园等海内外知名学府纷至沓来。宝山复旦科创中心、二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一批创新科研载体相继建成启用。
激发更多市场主体参与热忱,宝山区全力打好“企业牌”。宝武集团十大项目加速整体推进,涉及金额近200亿元。新能源关键材料等一批功能型平台陆续建成。这其中,不少平台已有实际产出:8英寸石墨烯单晶晶圆研制成功、高温超导电缆产业化项目投产。
解决创新科研主体“资金之困”,宝山区增强科创金融服务功能,不止于全面集成整合现有资源,更敢于向“无人区”突破攻坚。譬如,其组建上海(宝山)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同时设立50亿元科创产业基金和100亿元城市更新基金,面向处于不同阶段的创新主体发起“合伙邀请”。就在最近,该区试点的“以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入选全国首批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揭榜清单。这项重磅改革的“投资标的”恰恰是市场上不敢投、不愿投的尖端创新项目,由此让那些有潜力的“种子选手”不必再在关键期为资金发愁。
破除机制瓶颈障碍,宝山区亮出的是一种“全域创新”新手势。这背后的深意,正是其坚持“一盘棋”布局,充分发挥不同区域比较优势,由此形成协同倍增效应。当下,不仅南大、吴淞科创核心承载区及各产业园区创新功能不断增强,新兴科创空间活力也充分迸发。譬如,初具形态的“1号湾”,目前已建成国家和市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26家,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
瞄准“下一个五年”,宝山区将进一步打响“科创宝山”品牌,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增强核心功能、形成创新生态,创新强度和广度明显提升,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同时,将科创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一批头部企业和产业集群具备世界级影响力。
开放之城,“双核五圈”构建示范标杆
迭代焕新的新空间,吸引全球海内外英才汇聚于此,成就更开放包容的新场域。
不久前,一场高规格的经贸论坛从美国纽约移师上海宝山。欧美同学会第二届中美经贸论坛举办地点,正是宝山区标志性城市更新地标——“金色炉台”(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一场大会,集聚“全球智脑”,也彰显出更开放包容之姿。
广阔的产业空间,足以激发“全球灵感”。最近举行的2021首届吴淞口论坛上,《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发布。《规划》明确,要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推进宝山邮轮等一批旅游度假区建设。特别是,以邮轮、游船、游艇等“三游”业态为特点,打造匹配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水上消费集聚区。
以“双核五圈”为示范标杆,数字之城也正从雏形化为现实。当下,南大、吴淞核心承载区发力数字经济的“基础底座”正逐步夯实。以南大智慧城为例,这里正以高标准推进功能集聚、品质开发,全力打造硬核科技和高端产业生态圈。同时,轨交15号线TOD等重点地区建设加速,南大数字孪生城市初步框架已具雏形。
吸引人才之余,关键还在于留得住、留得下。为此,宝山区全面推行优秀人才樱花卡,通过市场化人才服务资源征集等方式增加“服务清单”。与此同时,“宝山高层次人才揽才计划”同步启动。区领导专程带队前往北京市海淀区对标学习,既为企业靶向引进各类紧缺急需优秀人才,同时也为进一步用好北清复交等高校资源。
未来五年,宝山区将弘扬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在更广领域聚各方英才、更大范围享多元文化、更高层次引全球合作。大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成为投资、贸易、创业的首选地之一。加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互动、交通互联,北上海开放枢纽门户地位充分彰显。
生态之城,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
一座“未来之城”,不仅要产出高质量经济,还要产出高品质生活。
曾经的工业老区正在新一轮城市蝶变中焕发新生。但规划者在公共空间营造上的“精雕细琢”远不止于此。对标世界一流滨水工业地带的改造路径,宝山区积极嵌入了艺术元素,走出一条“工业+艺术”的城市更新路径。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项目顺利启动。未来,这里将成为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的开放试验场。蕰藻浜15.6公里“科创之河”两侧,一批老码头、厂房、仓库等集中转型,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由此,焕活变身创新创业、休闲活动新空间。
聚焦转型区域的同时,城镇乡村也成为创新探索的“孵化池”。罗店镇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罗泾镇也以独具特色的“五村联动”模式跻身全国特色小镇。未来,这一乡村连片发展模式还将在全市复制推广。
建设现代宜居的生态之城,宝山区还设定了一串“KPI”指标。从提高500米半径公园绿地覆盖率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7平方米,借由全力打造“公园城市”,打造更多市民休憩、交流、活动的“绽放地带”。
未来五年,宝山区将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转型道路,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功能、形态、环境相互促进,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推动碳达峰迈出坚实步伐,城市更具韧性。提升城市品质,促进产城融合,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更加合理,塑造体现高颜值、涵养新气质、洋溢文化味、充满亲近感的城市肌理,促进人城和谐共生。
幸福之城,民生实事紧贴百姓“心尖冷暖”
这一年,一批事关人民城市感受度的民生项目捷报频传。
南大智慧城通过综合整治实现“脱胎换骨”,总投资近400亿元的52个项目集中启动;百米双子塔楼结构封顶;吴淞创新城建设规划获批,两个1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加速建设。
从教育医疗到交通出行,一批紧贴百姓“心尖冷暖”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项目正加码推进。
医疗方面,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其中,高校和三级医院深度合作,由此加快各区域医疗中心内涵发展,建设一批优势学科群,打造特色中医药发展高地,扩大优质医疗服务供给。
围绕教育供给,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等一批高质量育人项目也加速实施。90年前,教育家陶行知在宝山区率先提出了“小先生制”。此后,该制度很快推广至28个省市。90年后,该制度注入新内涵,延拓出了“社区小先生”。在“双减”背景下,宝山区创新探索如何让社区成为社会教育的“大课堂”和“实验室”。
事关人人出行体验的交通体系也正不断优化。G1503越江隧道等骨干道路建成通车;轨交15号线开通运营、18号线一期全线贯通,基本形成“三纵三横”快速路网、“七纵十一横”主干路网体系。
未来五年,宝山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大力实施顺应群众期盼、补齐民生短板、造福广大市民的民心工程,实现居民就业更加充分、居住更加舒适、出行更加便捷、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层治理水平走在前列,群众更有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作者:王嘉旖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