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汪品先,男,汉族,1936年11月生,无党派人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南海深部计划”的实施中,带领全国海洋学界赢得南海研究的科学主导权。甘于奉献、勇于探索,年逾八旬的他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为我国海洋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深海勇士”。先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昨天(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京举行。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获颁第八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荣誉称号。他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奉献了一辈子,耄耋之年仍乐在其中,“大好年代,年轻时想做的事,如今有了做成的机会,怎能不抓紧时间”。
82岁9天3次下潜至1400米深海底
他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深潜科学家,以82岁的高龄乘坐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三次潜入千余米海底,被誉为真正的“深海勇士”。
“深网、深潜、深钻”,是人类进入海洋内部的三大手段。同济大学是我国大洋钻探的基地,汪品先牵头建设了我国海底观测网大科学工程,接连主持了南海数次深潜航次。“我很高兴自己跟‘深网、深潜、深钻’这三样事情都有关系。”汪品先说。
在汪品先等科学家呼吁下,我国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999年,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第184航次在中国南海成功实施,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实现了中国海域大洋钻探零的突破。在此基础上,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了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基础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汪品先任指导专家组组长。通过对南海深部进行系统观测,获得了一系列新发现,在南海深部重大科学问题上,提出了挑战地球科学传统认识的新观点。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经赢得了南海研究的科学主导权,汪品先正积极推动南海成为国际科学合作的天然实验室,有力推动我国第一个基于海底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瞄准国际学术最前沿,推动我国“三深”(深潜、深钻、深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年中364天抓紧工作
他是365天全年无休的奋斗者,惜时如金,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是激发同济人敬业奉献的灯塔。
已逾杖朝之年的汪品先依然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他常年以办公室为家,即便是节假日的深夜,他办公室的灯光依然明亮,一年365天,只有大年三十的晚上,他留了给自己“吃年夜饭看春晚”时间,其余364天的晚上,基本都是在办公室抓紧工作。他感叹“对我来说,最缺的就是时间。我是倒计时的,别的都可以慷慨,钱我也可以慷慨。时间我不能慷慨,因为我没有了,我在时间上是很小气的。”
自1960年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学成归国后,汪品先院士开始投身于祖国的海洋地质研究和古气候研究领域,近一个甲子的风雨春秋,染白了他的鬓发,但对海洋学事业炽烈的爱却伴随他一辈子。
“别人是博士后,我是做院士后。我国的海洋事业目前正经历着自郑和下西洋600年来的最佳时机,许多我年轻时想做而做不成的事,到了老了该谢幕的时候反而要登场,怎能不抓紧宝贵的时间?我们必须只争朝夕,自主奋斗,才能早日实现建设海洋科技强国的理想。”
培养未来中国海洋学科中坚力量人才队伍
他是“骑上心爱的小单车,在教书育人的路上永远不会堵车”的教育家,85岁高龄仍站上讲台传道受业解惑,构筑科学和文化之间的桥梁,被莘莘学子尊称为最可爱的汪爷爷。
2021年,经过4年的积累和完善,他以85岁高龄再次亲自出马,开设了《科学与文化》公共选修课,希望系统性为学生讲讲他感受的“科学与文化”。“我们有责任在当代科学和华夏文化之间架筑桥梁,还自然科学以文化本色,赋传统文化以科学精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是科学创新的最佳土壤。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也能长出科学的新芽!”
潜心研究,不务虚名,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不设主席台、不办开幕式,青年学者与院士平起平坐,平等交流探讨学术……汪品先院士一直身体力行,倡导“学术要回归本位、回归初心”。在汪品先看来,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无不源自研究者对科学真正的热爱、长年甘坐冷板凳的恒心和执著精神。“科学成果不是在聚光灯下取得的,而是在实验室里一天天默默无闻做出来的。”这也正是他数十年学术人生的真实写照。
他注重科研育人,在科学计划开展过程中培养未来中国海洋学科中坚力量人才队伍。通过“南海深海过程演变”计划的实施,为我国深海研究可持续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二十余名。
作者:王宛艺
图片由市文明办提供
编辑:陆益峰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