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在鼓楼城墙边激昂吟诵《满江红》、“陆游”手捧黄酒在书房默念情诗、“李清照”的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让兼有文学与音乐特点的宋词千古传唱……人们看到的宋韵不仅是花前月下、才子佳人的“小韵”,更有以天下为己任、还我河山的“大韵”。昨晚,河坊街开街二十周年主题活动暨宋韵文化项目发布会在清河坊历史街区内举行。
“我对宋韵一直停留在焚香、喝茶这些事情上,今天看了节目和演出,没想到宋韵文化竟然包括这么多内涵,真的大开眼界。”鼓楼内广场,人群涌动,一口气看完所有节目表演的游客李女士连连称赞。
一座清河坊,半部杭州史
自五代、南宋以来,依傍吴山、西湖的清河坊就一直是杭城繁华的商贸中心。这片粉墙黛瓦、勾栏老字号的古街巷,千百年来蕴藏着杭城的历史记忆和传统魅力。
二十年前,改造完毕的清河坊开街,延续了“老底子”历史风貌,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历史文化街区,被盛赞为“城市旧城修复中的‘河坊街’模式”。如今,坐落于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的清河坊历史街区,已经成为“外地人必到、杭州人常来”的旅游特色景区。二十年来,清河坊历史街区备受中央和省市领导的重视,荣获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中华老字号第一街、国家AAAA级景区等十多项国家级荣誉。
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22万平方米的清河坊历史街区,每年迎来送往着近2500万人次游客,已经成为了新时代杭州的一块崭新的金字招牌,也带动着街区上一大批商户、各级非遗老字号、匠人、艺人不断成长。他们,是河坊街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他们,一起参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
闹市街头文旅盛宴带你一秒穿越南宋
昨晚,金桂飘香的夜色下在这古韵与潮流交汇之地,人们再一次相聚,“古”与“今”相交相融。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佳篇迭出,影响久远。与古人共吟诗词的沉浸式表演、穿越千年仍道不尽岁月的歌曲《御见清河坊》、专家及见证者眼中的宋韵之美你读懂多少……现场精彩纷呈的节目中,繁荣画卷徐徐打开,触摸宋朝的脉搏,聆听历史的回音,令人神往。
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宋人“风雅处处是平常”的生活方式和隽永深沉的生活美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作为孕育南宋文化土壤的杭州,也被南宋文化基因赋予了文化自信的底气。通过现场大荧幕播出的《宋韵专家说》《宋韵大家说》等,观众了解到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南宋。见证并参与了河坊街发展的本地亲历者们、外地慕名到来的观光客,还有省内外数位研究宋韵文化的重量级专家代表纷纷相聚大屏幕,讲述他们对这片千年文化沃土的热爱。
杭州历史研究专家仲向平就住在河坊街附近,堪称地地道道的老杭州。在视频中,他带观众“云”游了清河坊附近的老街区,讲述了它们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从南宋的勾栏瓦舍中,可以看到城市建设,从当时发达的商业和百姓生活中,可以看到当年的繁荣盛景,在浙江、杭州的发展历程中,南宋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坚说。
让宋韵成为鲜明的文化标识
当晚,活动正式发布了清河坊历史街区宋韵文化传承展示五大工程,包括宋韵研学游工程、宋韵文创汇工程、宋韵微展厅工程、宋韵文艺精品工程及宋韵品牌传播工程,通过深入挖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人文景观和文旅体验展示空间,联动相关文化企业和研究机构,多角度、多业态、多渠道向四海游客述千年文化,品百味宋韵,也让杭州这座城市的“宋韵特色”更有根脉和气派。
气韵、神韵、韵味,美好又独特,体现在乡音、乡愁上,也体现在传统戏剧、曲艺、非遗技艺、文化产品等乡土文化产品中。活动现场,“千百乡村传统匠人孵化基地”正式揭牌启动。未来,清河坊宋韵市集等场所将建立孵化基地,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乡村匠人入驻,鼓励更多工艺大师带动匠人提升发扬浙江乡村传统技艺,提升创作水平提高就业质量增加经济收入,一起走向共同富裕。
发布会上,主办方还发布了一系列宋韵盲盒,其中“潜藏”着各式各样的宋韵文化文创产品,为“宋韵”这块金字招牌的添足成色。这些创意,既是礼,也是城市名片,让宋韵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彬彬有礼的南宋”弥漫在空气中、浸透在灵魂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下一步清河坊历史街区将全力打造‘宋韵文化传承展示五大工程’,一街之隔的德寿宫也将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前重新亮相,成为杭州首个规模性展示宋韵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杭州市上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清河坊将加大对宋韵文化的系统性构建、品牌性培育、融合性发展,串联文化体验空间,更加多维直观呈现宋韵文化精华,让市民游客360度沉浸式体验雅致和谐、崇文向善、包容开放的宋韵杭式生活。
作者:刘海波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