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梳得锃亮,张成与皮鞋打了半辈子交道。20多年前,初来上海的他,凭借着一门好手艺,在杨浦区市光新村一带支起修鞋摊。没成想,面冷心热、手脚利索的“小皮匠”,就此在居民里攒起好口碑。
老菜场改造后,应居民们的需求,张成将流动修鞋摊开进了勤海社区商业中心,还在入口处的“社区工坊”拥有了一张专属“办公位”。前不久,这里迎来新一轮招商。居民们七嘴八舌地说出理想店家,几位承揽种种“刚需”的手工匠人始终在名单上。他们说,这里少了谁,也不能少他们。
“小皮匠”成念想,烟火日常里的人情味
张成的工作台上,始终放着一台凤凰牌缝纫机。上了年岁的人们知晓,这是老物件了,当年还需凭票购买。机身上隐约可见斑驳痕迹,但从整体外观上来看依旧有七八成新。来来往往的人都说,“小皮匠”将它保存得很好。
这台机器主要进行一项附加服务——“裤子剪边”。张成说,“这就是独属社区的多元化经营”,服务清单不限于自己所长,统统围着居民需求转。从曾经竞争激烈的摊主们中脱颖而出,张成靠的就是这份聪颖。
60岁的马阿姨是常客之一。虽然与张成相交多年,但她没有特意去问姓甚名谁,只亲切地唤他一声“小皮匠”。“不欺生”“肯干活”,居民们对他评价颇高。
告别了流动摊位的风吹日晒,搬入勤海社区商业中心的张成拥有“黄金铺位”。所有人进门后,一抬眼便能看见。星星点点的绿植,点亮了这方小小工坊。
工坊所在的社区商业中心,前身是运营了数十载的勤海菜市场。一轮微更新后,千余平方米的空间重新分割。生鲜商贸的面积压缩至原先的近三分之一,更多诗意生活空间一一嵌入。从健身房到舞蹈教室、阅读空间,多元业态让更多人驻足、停留。
内嵌居民区,再现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老菜场更新,对勤海项目设计总监许异而言并不陌生。在他看来,菜场更像是社区“第三空间”。在传统商贸外,被赋予了公共社交的独特意义。
不过,勤海项目又有其特别之处——几乎完全内嵌于社区之中。从业界眼光来看,这里的资源禀赋并不优厚。从空中俯瞰,项目西临小学,南近养老院,周边有不少生活配套,居住氛围浓郁。这也意味着,客流量几乎都来自本地居民。社区公共空间要“圈粉”,就要让生活于此的人们感到舒适、惬意,由此愿逛、爱逛。
改造之初,许异曾带着老照片反复在居民区里辗转、逗留。几乎每一个改造项目,他都要仔细对比社区的原生样貌。“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地区的过去、现在,才能设计出本地居民更适用的空间。”
在生活气息浓郁的市光新村,许异感受到了宋代《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热闹街市氛围。以此为灵感,他们最终将设计概念确定为“屋檐下的生活与诗”,希望借此还原屋檐下孩子嬉戏打闹的市井生活。屋檐的抽象理念被具象为折线形的单坡斜屋顶,新潮设计下,原本封闭的建筑边界由此打开,更添一种开放舒适之感。
社区工坊迎标准,更多能人巧匠将入驻
深耕城市更新的设计师们,正在为各种各样的社区公共空间定制适配样式。从暖色系里弄会客厅到江南风格院落,不一而足。特别的是,越来越多人达成共识:在时髦的社交空间外,社区也要为居民们“小修小补”的需求留下余地。
自2018年开始,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开始推动“社区工坊”这一综合性服务业态在全国多地落地。就在上月,社区工坊标准化形象在上海发布。从流动摊位到“屋檐下的生活与诗”,更多能人巧匠搬入社区工坊,未来将有标准可循。
为何要出台统一标准?许异这样注解,大多数社区商业此前处于自由发展状态,大多还属于流动摊位。摊主们不仅面临有限的盈利空间,甚至还时常要担心摊点是否会因旧区改造而整改。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许多人发现,大多数居民区都有“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需求。然而,越新的社区,类似服务却越难找。社区工坊的诞生,将有利于把原本较散乱的便民服务纳入标准化管理,进一步丰富居民们的“15分钟生活圈”。
作者:王嘉旖
图片:邢千里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