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时代,我们发明了机器代替肌肉的力量,信息时代,AI能代替人类思维吗?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主题论坛上,国内外教育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咖们给出了解答。
AI助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实现因材施教
AI能给教育带来什么?与会大咖认为,AI能让因材施教变得切实可行,带动教育体系的变革。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杜玉波表示,人工智能可以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让学习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缩小国别和区域之间的差距;人工智能还可以化身为智能导师和虚拟助教,利用数字画像、知识图谱和学习分析技术,帮助教师真正读懂学生,精准推送学习资源,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指导和学习方案,推动大规模标准化教育向大规模个性化学习的转型。
科大讯飞副总裁、教育技术首席科学家王士进说,AI一方面可以替代人工完成重复工作,节省老师和学生的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深度学习功能,AI能发掘出学生最感兴趣、最擅长的领域,并有针对性地、用最科学的方式帮助他们实现效率最大化。
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礼栋则带来了一个“田螺姑娘”的故事。“田螺姑娘”一到晚上就悄悄地把累活给干了,那么,谁来把老师从大量重复的作业批改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学生个性化的辅导中?这个“田螺姑娘”就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的中文写作智能辅导系统“小花狮”。周礼栋解释道,“小花狮”能在几十秒内识别出学生作文中的语病错误,也可以圈出文中的亮点之处,综合在一起给学生作业打分,甚至还能进行智能化辅导,告诉学生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拓展学习,并提供相关的练习资源。
机器增强了肌肉的力量,AI能代替人类思维吗
2007年图灵奖得主约瑟夫·斯发基斯在远程视频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工业革命时,我们发明了机器,相当于增强了人类肌肉的力量,那么,信息时代,我们能够用AI代替人类的思维吗?”他说,对学生们来说,在利用人工智能时,必须要了解人工智能的正反两个面,以及过度使用可能会有哪些危险,“我们可以利用AI,但要确保产出的知识是真实的,并且是中立无偏见的。”同时,我们还要明确AI和人类思维的差异,用机器替代人力不是什么大事,但一旦我们失去学习知识和作出判断的能力,后果将会很严重,毕竟这是人类的本质所在。
杜玉波也表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既给教育带来巨大机遇,也带来一系列重大挑战。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得不置身于数字化情境,这就带来了信息茧房和算法偏见等问题,同时随着人机共教成为可能,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构建新的教育伦理,这些是全球智能教育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要追随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抓紧完善制度规范,有序引导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构建覆盖全面、规范有序、协调一致的应用规则,确保包容性和公平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文情怀。
作者:张天弛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