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并发起组织了工业合作社运动,为援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游击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华东联络处将于明天(26日)举行“路易·艾黎在上海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纪念活动。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和国际性社团组织,最早由宋庆龄和国际友人共同发起,为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争取海外援助,促进国内外合作、扶贫、生态环境、灾后重建等社会公益事业。
奋斗60年,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
工合运动的重要发起人之一路易·艾黎是新西兰人,1927年4月21日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60年。
20世纪30年代的艾黎在上海
20世纪30年代,路易·艾黎积极参加了在上海的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并向国外撰写了大量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文章。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并发起组织了工业合作社运动(简称工合),成为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而兴起的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在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它为供应战时军需民用、特别是援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游击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40年代,他在甘肃省山丹县创办了以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为办学宗旨的培黎工艺学校,吸收劳动人民子弟,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能吃苦、讲实干的技术人才。他同当地人民一起生活了9年,1953年到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路易·艾黎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人民友好事业。他热爱新中国,宣传新中国,为发展中国人民同新西兰及各国人民间的友谊、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了解,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中国人民、新西兰人民和广大国际友人的尊敬和爱戴,曾受到我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宋庆龄、邓颖超等的亲切会见。
1982年路易·艾黎85岁寿辰时,北京市政府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1985年,甘肃省政府授予他“荣誉公民”称号。1987年12月27日在北京病逝。邓小平为他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
30岁年轻生命,定格在“培黎学校”
乔治·何克,英国人,出生在英国中产阶级家庭,1937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何克随姑母环球旅行,经美国、日本,于1938年初抵达上海。在这里,何克目睹了日军对中国人民的暴行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留华考察。
乔治·何克(1915-1945)
1938年夏,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在汉口,把何克介绍给了新西兰人路易·艾黎。艾黎告诉他,自己正在搞“工合”运动(即“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为支持中国抗战而供应军需民用品。“工合”组织的西北总部设在陕西宝鸡。
与艾黎会面后,何克经过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前往延安和八路军敌后游击区采访。与八路军高级将领的交流,使何克对中国问题有了深入地了解,也对抗日和中国的前途产生了信心。
1940年初,何克担任“工合”西北办事处英文秘书,并被艾黎选中,成为双石铺培黎学校校长。学校的创办,培养了一批既懂文化,又掌握纺织、机械、化工、会计等专业知识的学生,发展了机器社、制革社、面粉社、耐火砖社等 23个合作社。
由于艾黎被国民党定为亲共危险分子,他在双石铺受到了来自政治上的压力,但决心西迁的重要原因是,“工合”西北办事处的 36名干部陆续遭到逮捕。艾黎伤心地说,“不可能再在秦岭的双石铺工作下去了”,经过对时局的分析,他和何克决定继续办学,为反法西斯战争保存实力,但学校必须搬迁,带着钱和机器离开国民党势力统治下的宝鸡。
1944年冬至1945年春,何克带着学校的队伍,征服了巨大的困难,带着设备、仪器、行李、生活用品经徽县、天水、秦安,翻过白雪皑皑的华家岭,过兰州,抵山丹,行程一千二百多公里。
何克热爱培黎,努力建设发展培黎,勤奋劳动,建筑校园;何克热爱学生,是校长、是老师、是朋友,教学中认真严谨,课后与学生打成一片,一同打篮球、赛单杠,学生也喜欢和他在一起。他兼任英语、机电制图、唱歌和体育教师,编写了受到普遍称赞、大家都很喜欢的校歌:“我们生活,我们学习,我们生活学习在培黎……” 艾黎先生曾说:“真像长了三头六臂,浑身有使不完的本领。”
山丹建校,经费不足,何克把家里寄来的钱全部捐献出来。经过数月的建设,学校安装了蒸汽锅炉、蒸汽机、发电机、车床、钻床,配备了锻工、钳工,建起了纺纱和织布车间。何克一人教好几门课程,虽然辛苦,但他总是乐呵呵地活跃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由于在建设校园中,乔治·何克不幸患破伤风,过分劳累,营养不良,对病菌缺乏抵抗力,病情越来越严重。1945年7月22日,何克永远地闭上了他那碧蓝的眼睛,年仅 30岁。在弥留之际,他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大字:“把我的一切献给培黎学校。”
2014年和2016年,在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的主导下,先后在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树起了纪念碑,并授予上海福寿园“国际主义教育基地”铜牌,向世人宣传弘扬两位先驱在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事业中作出的感人事迹,使得这里成为人们缅怀英灵、纪念先驱的重要纪念场所。
作者:顾一琼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