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渡小区铺上了全新的石砖地面,砌上了新花坛。周辰 摄
临近傍晚,虹口区黄渡路107弄热闹起来,不时有下班买菜的居民穿行其中。淅淅沥沥的雨下了一天,地上却没有积水,居民们感叹:“石砖地面一铺,到底清爽多了。”
李白烈士故居就坐落在这条弄堂深处。虹口区有着丰厚的红色资源,其中大约有百余处和李白烈士故居一样,镶嵌于居民区、融入街区肌理,同时也是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与红色遗址遗迹毗邻而居,此间居民贡献良多,守护天然党史学堂,成为大家的默契。为协调好历史风貌保护与居民生活品质的关系,四川北路派出所辖区内有重要红色点位的社区民警成立了“红色守护团”,将学党史与办实事相结合,积极主动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在细枝末节中打磨出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获得感。
上海警方供图
“红色守护团”成员之一、黄渡居委会社区民警黄寅辰经常到小区走访,由于这里老人多,午后的弄堂常常空无一人。有一天,他却突然看到一对老夫妇在弄堂散步。他很好奇,但老夫妇俩却不愿多说。后来,黄寅辰从居委会干部处得知,原来该小区房屋是砖木结构,隔音效果不佳,李白烈士故居修缮过程中,刺耳的电钻声难免传入邻近居民家中。这对老夫妇由于睡不着,但又不想耽误红色地标维修工期,所以干脆下楼来散散步。
得知前因后果之后,黄寅辰很是感动:“我们居民觉悟高,真心爱护李白烈士故居。”
石砖中镶有“永不消逝的电波”主题铜画。周辰 摄
于是,黄寅辰和居委会干部一起找到施工方说明情况。施工方听说这个故事后也深有感触,马上把电钻使用时间调至下午3时以后,并在修缮完成后,为黄渡小区铺上了全新的石砖地面,砌上新花坛,就连变电箱都刷成绿色,与小区绿化融为一体。
施工方美化后的李白故居变电箱。周辰 摄
多伦路居委会社区民警孙晶也是“红色守护团”成员之一。2015年她刚到片区时,看到居民都在家门口晾晒衣物。原来这里有七户居民家朝北,常年无日晒。十多年前,四川北路街道在左联会址纪念馆背面外墙上安装几个晾衣架。但到了2019年下半年,左联会址纪念馆大修,需要拆除晾衣架。居民们也是很配合,但如何晾衣服成为难题。
一次,其中一户居民施阿姨告诉孙晶,左联会址纪念馆重新开放后,周边风貌得到极大提升,如果在原位置把拆除的晾衣架恢复起来,就会破坏风貌。但随着年龄增长,总把衣服搬来搬去晾晒又颇不方便,还是希望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毕竟喜欢被子有“太阳味道”。
孙晶又走访几户居民,发现大家想法都差不多。于是在“红色守护团”定期碰头会中,她抛出这个难题。成员们建议她联动居委会、纪念馆、企业等多方力量,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孙晶首先找到居委会和纪念馆听取意见,询问能否在偏离主干道的纪念馆转弯处定制一个晾衣架,这得到了双方的支持。在居委会邀请企业上门测量晾衣架的尺寸和安装位置前,“红色守护团”的几名成员又来到现场勘察。他们有的提出晾衣架要与一旁的垃圾厢房保持一定距离,有的提醒要考虑往来车辆的高度,特别是要考虑垃圾运输车的行径路线,还有的建议要估准安装点位,尽量让居民能多晾晒些衣服……
1.8米长的特制晾衣架。上海警方供图
最终,企业为居民定制了1.8米长的特制晾衣架。前两天,在孙晶的监督下,晾衣架按设计安装完成,“螺蛳壳里做道场”,终于巧妙地解决了居民晾晒衣物的难点。
作者:周辰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