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与此相关的一条重要信息已“更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从今天起正式施行,从原先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大保护”升级为“六大保护”,其中最亮眼的是“网络保护”上线,被家长普遍认为是“与时代同行”。
未成年人的 “网络保护”,透视的是当下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变量与共性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达9.89亿,其中学生占比达21%。不仅如此,Z世代、α世代的孩子们从出生之始,就已是“网络原住民”,互联网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学习互动、社交娱乐的必要途径。
硬币有正面,也有反面。不可忽视的是日渐凸显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游戏、短视频、社交网络、电视剧……纷繁的网络世界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是难以抵挡的诱惑。一套健全的网络防沉迷系统,是所有家长的期待。
我国很早就开始探索网络上的“青少年保护模式”,2019年5月28日,在国家网信办的统筹安排下,14家短视频平台和4家网络视频平台统一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而在新出炉的《未保法》中第 74 条更是明确,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左手是“防沉迷系统”,右手又是互联网行业对青少年“未来消费”的期待,这十分考验互联网企业的底线意识和社会责任。以短视频行业为例,就在最近,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浩发布了一份《短视频应用程序青少年保护模式核测报告》,对各短视频平台的机制有效性、优化提升空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发现在时间维度、交友安全维度上,大部分短视频应用都能达到合法合规,但在一些细分指标上,漏洞并不少。
比如在交易安全上,沈浩教授发现,大部分 App都没有做好交易风险提示,特别在直播间这种容易引导青少年打赏的场景上,低门槛的设置容易让青少年有“一掷千金” 的可能。测评发现,抖音在交易安全表现相对比较好,在正常模式下设置了打赏限额与提示,在用户进行大额度的充值、打赏时也会通过站内以及短信提醒的方式通知,并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核验用户身份,同时通过设置“后悔权”的方式提供推出通道。相比之下,微信视频号在交易安全方面仍有改进空间。测评发现,青少年保护模式之下,其金融理财版块中的“微粒贷借钱”“理财通”点击均可打开,未成年人仍然可以进行游戏充值,甚至进行更多的资金操作而无需认证。
还比如,在“家长是否可控”的维度上,沈浩教授发现,咪咕视频、陌陌、百度好看视频,忘记密码的自解途径仅为填写手机验证码,即可修改密码或退出青少年保护模式。YY-直播交友 App则可以通过卸载再重装,青少年即可以游客身份访问非青少年保护模式。相比之下,抖音、西瓜、快手等青少年保护模式解锁路径较长, 绕过家长的可能性较低。
从这份《报告》中不难发现,未成年人的 “网络保护”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
首先,它仍然需要在多个维度展开管理,从更多细节下手去填补漏洞。比如,测评中的交易安全、家长可控性维度,都有不少可被青少年突破的漏洞,互联网企业有必要不断升级,共同为孩子构筑、净化一方网络净土。
其次,互联网并非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岁岁年年花不同”是一种必然,今天的互联网世界,短视频、直播等都是“当红炸子鸡”,明天的互联网世界,可能还会生发出兴趣电商、VR/AR游戏等更多新模式新业态,这就需要互联网从业者,在创业的同时时时葆有底线意识,在模式设计之初,就为“防沉迷系统”做好设定,打好补丁,而不是等到监管到来,打“时间差”,赚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钱。
最后,“青少年保护模式”是一座“花房”,但不是“茧房”,在开发青少年模式的同时,企业也要走心,做到对不同年龄段的用户供差异化且符合产品定位的价值内容,让青少年保护模式真的实现“1+1>2”的效果。
作者:徐晶卉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