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首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正式启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各演艺集团推荐的九部优秀红色主旋律剧目轮番上演。此次戏剧节将主动突破“小循环”,在塑造跨区域演艺大生态方面先行先试,掀动演艺资源和产业的集聚和跃升。借由此次展演,演艺大世界也将进一步发力打造“一公里演艺生活圈”——提供触手可及的票务服务,随处可见的各类演出,打造以演艺为核心的文化娱乐消费综合体验,与长三角优质演艺资源联动互动,让更多原创新作在这里“首演首秀首展”,让“拖着行李箱来看戏”成为常态,推动“演艺码头”迈向“演艺源头”。
集聚市场主体及资源,年均演出场次近2万
现存历史最长的百年剧院——人民大舞台,跳出传统演艺舞台,拓展开辟“星空间”打造驻场剧,首部剧目《阿波罗尼亚》甫一推出即成“网红”,票是需要“秒杀”的,许多观众是从各地拖着行李箱赶来的。
中国大戏院,主动迭代自身演艺思维和模式,推出原创剧目《石库门的笑声》。去年受疫情影响演出场次曾有调整,很多观众甘愿持票等待近一年,“退了票怕就抢不到了”……
百年大世界,开出了国内首个演艺夜市,构建起一个集纳各类演艺资源及海量数据的“大世界演艺资源交易平台”,让演艺有了全新的交易模式。截至目前,交易平台达成交易意向超过1.1亿元,与上海的30多家剧院实现大数据共享,且与长三角专业机构取得合作。
演艺大世界,以人民广场为核心区域,辐射市中心城区,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演艺集群。目前,区域内共有专业剧场22个、经授牌“演艺新空间”38个,演出艺术形式涵盖戏剧、戏曲、音乐剧、音乐会等各剧种门类。过去两年,虽一度受新冠疫情影响,但年均演出场次仍近2万场,占全市总量半数,首演作品数量已超过100部。
▲首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上演的黄梅戏《共产党宣言》剧照。
剧场当作“聚”场来打造,放大吸引力
这儿,对名家名团、头部机构吸引力持续增强。导演田沁鑫、陈薪伊等一批名家入驻;上海音乐剧中心、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落地运行;笑果工厂、秘密影院等一批新型演艺业态相继落户;演艺资源交易平台投入使用,助推长三角地区演艺项目和机构资源的供需对接;演艺大世界在线演艺联盟成立,近180家演艺相关企业参与其中。
演艺大世界始终把剧场当作“聚”场来打造,黄浦区文化发展基金投入补贴票项目的专项资金逐年递增,累计参与项目单位达36家,参与项目274个,惠及观众逾万人;坚持线上服务与实体空间同步布局,线上线下信息发布、文化展示、票务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加快新技术应用和新模式探索,实施剧场5G新基建设施布局,想方设法丰富观剧体验。
优质的剧目汇集,丰富的资源集聚,便利的服务设施,吸引了更多观众慕名而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坐着高铁,拖着行李箱,来看一场戏。
做强产业链吸引“合伙人”,开拓“剧场经济圈”
当下,演艺大世界完成了第一轮形态功能上的融合打造,接下来将着力推进演艺核心功能区建设,进一步提高演艺大世界的社会知名度,构建起跨界融合产业链,形成与经济、文化、科技、生活各领域双向赋能的共生共荣发展生态。
比如,助力产业“新发展”。在商业、文旅等产业领域注入演艺元素,做大“+演艺”的场景应用,通过演艺繁荣赋能其他产业,反哺演艺产业——引进体验式演艺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场景,通过线上传播推动线下戏剧“出圈”,增加影响度;鼓励专业剧场引入高质量作品,鼓励驻场演出,让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演出引领演艺市场;持续增加“演艺新空间”数量,以演艺浸润城市生活;特别是完善大世界演艺资源交易平台功能,辐射长三角地区,形成完整的演艺产业链条,形成“剧场经济圈”,鼓励支持文创衍生品开发等。
今年演艺大世界还将继续发力集聚“新伙伴”,推进“大世界演艺夜市——大世界演艺资源交易集聚区”建设,提供专业服务和孵化配套政策,扩大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辐射影响力,让更多演艺主体成为演艺事业的“合伙人”。
作者:顾一琼
编辑:施薇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