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海的天气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升温后,又急速转为冷冻模式。
一早7点,家住松江区泗泾镇的周永健和周祥金两位七旬老人,戴上毛线帽和手套,分别从各自家中早早出发,先坐半小时公交,后换乘两条地铁线路,赶往市中心。
城的那头,家住奉贤区的彭红根、张秀凤老两口也收拾妥当,穿上新买的羽绒服,从南奉公路附近的新家出发,辗转着前往人民广场区域。
家住闵行区浦江镇的李萍华,特地挑了一件亮黄色外套,内衬彩色丝巾,一路坐着地铁、刷着手机就来了……
他们的目的地相同,金陵东路381号,宝兴居委会临时办公地。而马路对面,正是他们曾经居住了大半辈子的宝兴里。
仅仅20多天前,随着最后一户居民完成搬离,宝兴里所属的金陵东路北侧旧改项目征收圆满收官。天再冷,路再远,都挡不住这个“家园”的温暖召唤。宝兴里,这个千余户居民曾经的家园,其物理空间渐渐淡出历史,居民心里的家园却依旧存在。尽管它曾经狭窄逼仄、烦闷拥挤,但一场始终存在温度、公平公正的旧改征收,却放大了人们对这里的依恋和念想,在每个人心里筑起了难以抹去的联结。
有居民每周都要回来,在四周兜兜看看,相约老邻居在熟悉的茶馆喝上一口茶;居民区原有的各种微信群始终活跃在线,党支部活动群、志愿者服务群、社区活动群……“只要金陵东路300弄有需要,大家肯定一呼百应”。
旧改征收,征的是房,收的是心。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超大城市中这场圆满结束的旧改征收,无疑创下了一项传奇——宝兴里及其所属的金陵东路北侧旧改项目,这片居住密度极高的旧式里弄,实现了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以354天“零执行”成绩,创造了全市大体量旧改项目当年启动、当年收尾、当年交地的新纪录,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一例上访。
宝兴里,曾因诞生了上海首个居民自治组织而被写入历史。如今,因为这场旧改征收,就此留在了更多人的心里。
>>>点击标题阅读系列报道
作者:顾一琼 周辰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