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海海事大学航运科技创新大楼正式开工,围绕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的总体目标,进一步聚焦航运、物流、海洋等三大优势领域,依托于上海地方高校高水平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以及原高原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形成三个学科三幢单体的组合式的建设模式。项目已列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重大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58亿元,整体建筑由1层地下室和3个8层塔楼(含3层裙房)组成,建筑高度49.1米。
创新大楼总设计以“海孕磐石”为理念,建筑流线型裙房与三栋多边形塔楼的整体造型,寓意“海孕磐石”——层叠的裙房即为“海”,高耸稳重的塔楼即为“磐石”,表达着“中坚学科、中流砥柱”的愿景。而“海孕”则更是有着三层不同的寓意:一为“海运”,即海事大学前身为上海海运学院,意在对历史沿革的传承;二为“海韵”,即建筑的曲线造型,具有强烈节奏感的立面都表达着“海波韵律”的美学思想;三为“海孕”,即孕育新的实验成果、孕育新的研究人才等美好希望。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的多科类大学。根据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重大战略部署,学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的总体规划目标,提出“航运科技创新大楼”建设项目。
上海海事大学办学111年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17万余人,大批毕业生服务于航运、港口、物流等行业,被誉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表示,作为一所以理工见长的高校,提升服务航运强国、服务行业企业、服务临港新片区的能力,是海事大学的责任和义务。航运科技创新大楼的开工建设,不仅是上海海事大学“十四五”规划发展的重要工程,也是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平台,也是更好服务临港新片区的有力抓手。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表示,此次航运科技创新大楼项目的开工建设及将来投入使用,是学校进一步整合多学科资源,发挥特色优势的重要契机。希望学校坚定聚焦航运、物流、海洋三大领域的办学特色,推动优势学科蓬勃发展,推动“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积极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临港新片区建设等国家战略。
本项目主要围绕航运、物流、海洋三大学科,拓展全球自动驾驶与航运安全、全球定位与航海保障信息技术、港航国际规则与战略规划、全球供应链规划与管理、港航物流系统优化与决策、港航物流装备与信息工程、深海极端环境下海洋工程材料制备与防护、船舶动力装置节能减排等研究方向。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院长胡雄说:“物流工程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物流工程三大学科,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对实验室的建设要求非常高,学校建造航运科技创新大楼,会极大地改善学生的实验条件,工程创新的研究环境和高层次研究型实验室建设的基础条件,也为学校师生和对外交流创造了更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为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海事大学添砖加瓦。”
据了解,航运科技创新大楼项目主要围绕学校航运、物流、海洋三大学科,建设高水平实验平台,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对于推动学校优势学科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水平地方大学”具有重要意义;对临港新片区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打造上海航运中心、科创中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陆靖表示,航运科技创新大楼项目作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重大工程,将进一步发挥学校特色优势,推动新片区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等重要战略部署的实施。该项目建成后将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全球经贸新格局、绿色航运新趋势、航运技术新突破的国际形势下,积极推动新时代背景下航运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增长动力的转换,助力提升上海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海运强国、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
作者:文汇报驻临港记者祝越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