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28日),“18至20世纪东亚航运业、上海港口与商船会馆”高端学术论坛在商船会馆举行。20余位与会专家就上海商船会馆这一重要历史建筑的空间形态、细节保护,结合丰富历史内涵的挖掘、人文史迹的展现做新的探讨,将商船会馆的形成、演变为脉络,置于宏大的时空背景,从中国海洋史、航运史、港口史以及海商研究等领域,通过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予以深入解读,由此推进对中国航运史、贸易史等方面的研究。
“无论从上海城市演变的脉络,还是从上海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商船会馆都是传统上海与现代上海的重要连接点。”上海地方史志学会副会长马学强认为,上海航运业历史悠久,中国古老而又典型的船型——沙船很早就在上海产生,其出海回帆也均以上海为基地(中国南、北洋的中点),所以沙船成为上海以港兴市、以商兴市的重要见证,上海也就拥有“沙船之乡”的美誉。商船会馆就是由在上海的沙船业各帮船商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集资建造,是上海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会馆建筑,被誉为“极馆造之巨观”。商船会馆作为存续了几个世纪的行业组织,其所具有的建筑独特性、环境与功能多样性、遗产连续性等价值而备受关注,尤其重要的是,蕴藏着上海这座城市特殊的记忆,值得深入探究。上海沙船的发展历史证明了早在明清时期,上海通过沙船航运业的发展以及豆麦丝棉等大宗商品的贸易,已经同东亚地区乃至更广阔的欧美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上海已经纳入全球发展的范围之内,由此为了上海在开埠后的迅速发展和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上海一处重要人文遗产,商船会馆有城市“活化石”之称。商船会馆的历史,是上海这座城市独特文脉与珍贵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折射上海城市的发展轨迹,更能揭示上海从开埠之前到开埠之后的发展脉络。
记者了解到,商船会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原为上海老城厢小南门外马家场,即今会馆街38号。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商船会馆建筑及其旧址初建之时,崇奉天后娘娘,双合式大殿约200平方米。有大殿戏台,戏台位于殿前,有两层,上有八角形漆画藻井,殿后有集合议事的大厅,殿后有会务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会馆重新修葺,添造南北两厅,北厅祭祀福山太尉诸大神,南厅祭祀成山骠骑将军腾大神。嘉庆十九年(1815年)建造两面看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众商号建造拜厅、钟鼓楼及内厅后台等建筑,会馆一侧还建有善堂,办理水手船员伤亡事宜。会馆还在浦东、浦西江岸置泥沙荡地,供商船出航压舱。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京杭运河遭受阻断,清政府把漕运改为沙船海运,沙船商人实力达到顶峰,商船会馆实力也跃居上海各会馆、公所之首。
同治元年(1862年)英法军队入城协防抵御太平军,在商船会馆内驻扎,撤防后,为江南制造局使用;同治七年(1868年)众号商集资重修;光绪十六至十八年(1890-1892年)因飓风损坏戏台,进行修理,并维修其他建筑;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商船会馆董事等筹款创设商船小学校于会馆内。近代上海开埠,虽然沙船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沙船会馆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继续保持,一些方面随着上海的航运、贸易的发展而适时调整,衍生出一些新的内容、新的功能。
建国后,商船会馆为益丰铁筛厂等单位使用,一度驻有部队,大殿为街道办托儿所、幼儿园,一部分作为海运局职工宿舍。“文革”时期,这一建筑群改变甚大,但大殿、戏台等尚保留原有结构。商船会馆在1959年5月26日被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随后的岁月中,商船会馆及其建筑风貌还是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如今修复完成的商船会馆,不仅保留了原来的结构、形制,而且大量采用了传统工艺,力求原汁原味保留会馆的历史底蕴与记忆。”绿地集团事业二部副总经理段然介绍,2014年董家渡地区区域旧城改造,商船会馆作为文物建筑,原位保护,所在地块规划为公共绿地。2019年,绿地集团在对董家渡片区绿地外滩中心的综合开发过程中,承担起商船会馆的修缮工程。在整个修缮过程中,文物建筑在现状基础上,在有充分依据的前提下,做好复原工作。参照“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意见,因该建筑多次重建、改建,与初建时已有较大改变。原则上在有考证确凿依据的前提下,尽量恢复在最后一次重建后的建筑风格进行保护性修缮,同时融入展示功能等新功能。建筑所有室内外的修缮都从历史建筑特色角度把握,讲求总体协调性,实现建筑修缮和文物保护相结合、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和发挥现代使用加之相融合。经过半年多修缮,这座有着300余年历史的上海文化地标至2019年底正式回归。今年6月19日,由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单位参与的“商船会馆”保护修缮项目,被评为第一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
据悉,本次高端学术论坛由绿地外滩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地方史志学会主办,上海音像资料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协办。
作者:单颖文
除资料照片外,单颖文摄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