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陈凯先,是一名浦东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对浦东这片创新热土有非常深刻的感受。”在昨天(12日)举行的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药物学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凯先在发言中开门见山地说道。
“我和上海药物所是上世纪90年代投入浦东开发开放洪流中的。”陈凯先说,20多年前,他和上海药物所从学术氛围浓厚的中科院,搬到了当时几近一张“白纸”的张江。发言中,这位“老开发”提到了这几个时间节点:1996年,上海药物所把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放到张江;1999年,上海启动“聚焦张江”战略,希望药物所整体搬迁至张江;2003年,上海药物所张江新址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第一家整建制搬迁至张江的国家级生物医药核心研究机构。
而20年间,曾经“空白”的张江已成为国际知名的“药谷”,是我国新药研究和生物医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集聚了1000多家生物医药创新企业。“我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张江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陈凯先告诉记者,张江生物医药领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浦东在吸引人才、激励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引领和生态营造。
陈凯先提到,全国第一个肿瘤免疫治疗的PD-1抗体-特瑞普利、抗肿瘤靶向药呋喹替尼、首个PARP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尼拉帕利、近17年来国际首个获批上市的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甘露特钠都诞生在张江。一批在张江土生土长的生物医药企业已成功登陆科创版,还有一大批新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功上市……
而这些年间,“从0到1”的拓荒精神在陈凯先身上从未改变。在昨天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浦东未来发展提出5个要求,第一个就是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我作为一名科技人员深受鼓舞,也倍感责任重大。”陈凯先说,对生物医药科技而言,在未来发展中,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突出位置。他表示,不同于现在张江生物医药的“模仿型”创新,即在国外先前的研究基础上创新化学结构制造新药,到2035年,张江生物医药将致力于发现新的药物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提出新的药物作用策略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让张江走在世界最前沿,引领国际发展。”陈凯先补充道,虽不能一蹴而就,但到2035年时,我国的生物医药科技将大大缩短与世界前沿国家的差距。
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陈凯先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大力弘扬浦东开发开放体现出来的拓荒精神、改革精神、敢为人先精神,为我国的新药事业继续贡献力量,真正让中国人用上中国科学家研制的好药。”
作者:张天弛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