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和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上海市高校思政课协作组承办的“1920:红色基因与创党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在学术交流中加深了对党的创立的认识,同时拓展了红色基因、党的创立的研究视野。
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承表示,要加强党的建设,并将之体现到学校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和教育,也是我们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重要工作。要从建党历史和建党精神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力量,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绍学指出,上海大学办学初期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汇集社会名流,是一所红色学校。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注重对上海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重视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中。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刘苏闽少将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底色,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确认的先进本质、革命精神、光明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总称。要丰富发展和弘扬传承新时代红色基因,一是红色政权的引领与红色理论的武装,二是五四运动狂飙突进,红色力量发展壮大,三是红色先区建党创址,四是红色使者指导帮助。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指出,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也是伟大梦想的启航地。马克思主义与上海工业运动实践的结合,铸就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红色基因,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源、力量之泉。近年来我们党史界以追寻党的初心出发地,还原历史本相为己任,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孜孜不倦地不断推出社会关注的有影响力的。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表示,本次研讨会的讨论,将为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做进一步学术讨论打下基础。
上海大学教授忻平针对百年纪念之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老、新渔阳里发起和初建的百年纪念之年)和百年诞辰(明年是中国共产党正式创建一百周年)的时代背景,提出了三点看法。第一点是中国共产党、青年团是在上海老、新渔阳里酝酿与初建的,他讲述了渔阳里的建党与建团实践和新、老渔阳里的历史地;第二点是从渔阳里初建至中共一大是一个符合历史逻辑的发展过程;第三点是建党时期的奋斗精神体现了“立党为公”的建党宗旨。
上海交通大学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主任陈挥指出,上海石库门建筑是见证中国共产党创党实践的空间场域,上海石库门文化是形塑中国共产党精神特质的重要渊源,上海石库门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源头的起始地位。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回溯中国革命的历史原点,我们要重新审视上海石库门建筑蕴藏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从中汲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精神动力。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云认为,上海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开篇之首,原因在于,首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组织是在上海诞生的,其次是一大、二大和四大均在上海召开,再者是中共中央驻地在上海长达13年之久,第四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主要是在上海形成的,第五是以具体的时空环境为定位的精神元素,第六是上海建党精神与上海的城市文明传统和海派文化具有相互吸纳、前后传承的不可分割性。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指出,要传承与弘扬上海长三角技术的红色基因,指出问题在于长三角区域党建一体化缺乏计划性、系统性、长期性、全面性,党建力量依然存在短板,而建设折射长三角,则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说多渠道、全方位、广角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伟力指出,中共一大具有开创性的历史贡献: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为党确立了明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实行党的统一领导,初建党的组织领导体系;以政治纪律为核心,提出对党员和党的工作的纪律要求,由此中共一大培植了党百年发展的政治根基。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瑊提出,要将创建新型政党的理念付诸实践,就要突显先进政党的精神品格,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开拓创新、坚韧不拔,加快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作者:单颖文 查建国
摄影:查建国
编辑:祁骏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