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正式对外展出《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这是目前本市唯一一个全面反映上海14年抗战历史过程的主题展览。
此次主题展以上海人民的抗战精神为主线,从全国救亡运动的前期中心、侵华日军法西斯暴行的重创地、对日作战的军事战略要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基地、抗战文化的发祥地、国际互助的桥梁和纽带、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7个部分,以呐喊、炼狱、硬土、堡垒、怒吼、同盟、凯歌为题,再现上海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与光辉记忆,讲述上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本次展览共展出1690件珍贵文物,其中有《申江战焰图》、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呈堂证物、“上海市各界纪念一二八抗战十五周年大会”签名轴等50余件独一无二的重要文物,陈诚在“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与战地指挥官往来的电文、上海孩子剧团成员撰写的回忆手稿等30余件珍贵文物系首次亮相。同时,展览引入沉浸式4D体验、光影艺术装置、主题变幻雕塑、构建情景化空间等国内领先的陈展手段和技术,亮点频现,让观众在互动中与厚重的历史“对话”,更生动全面地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上海人民14年间为民族独立解放英勇奋斗的历史画卷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在历史展陈中融入当前最时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城市元素,让有意义的展览有意思
在实景还原的将近百年前的老屋中,听着呼啸的警报声,看着窗外的火光冲天,伴着炮弹炸裂声引发的剧烈房屋震动,趁着夜色冲入“大雨”逃难……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唐磊介绍,这是《艰苦卓绝》展中的一大亮点——“淞沪抗战”沉浸式4D体验展项,通过首次引入4D科技体验,将包括“雨屋”等当前最时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城市元素融入历史展陈中,使参观者的听觉、视觉、触觉、体感与场景还原相结合,仿佛置身“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枪林弹雨”的战场氛围。通过独具特色的立体场景还原,结合背景画、艺术雕塑、计算机软件技术和三维图形图像动画技术等,为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他感到,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来说,这种融入了艺术表达和高科技的展览形式更受欢迎,而且可以更鲜活地陈述这段难忘、厚重的历史,“让这个主题展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
此外,随视角移动切换成“拿笔的手”或“握枪的手”的主题变幻雕塑“怒吼”,也让人印象深刻。唐磊介绍,这一展品首次将变幻雕塑的创作概念引入展陈设计,以同样的线条作为载体,交替呈现两种不同的图像,意在传达民族危亡之际,文人“以笔为枪”发出怒吼,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抵抗外敌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展现他们誓死捍卫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
展览最后,14米长、3.5米高的巨幅文献式全景油画《中国代表团签署联合国宪章1945》将在此永久保留。该画创作者李斌告诉记者,他在创作时创造性地将宪章内容等直接印刷到油画上,体现了对史实的尊重,并赋予画作庄重与历史感。除了形式创新,他在创作时还邀请了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金光耀等史学研究者担任学术指导。他希望这幅融合史学与美学元素的作品,能让观众在艺术欣赏的同时,速读筹建联合国的历史概况。
首次全面反映14年上海抗战历程,构成完整的上海抗日战争主题纪念场馆体系
唐磊介绍,目前上海展示抗战这一题材的纪念馆,有以展示某一重要战斗或重大事件为主的纪念场馆,如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金山卫抗战史料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等;有以展示重大战役的纪念馆,如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主要反映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上海的两次重要战役,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局部抗战阶段的首个战役“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的第一次重大战役“八一三淞沪会战”。但在《艰苦卓绝》主题展览推出前,未有全面展示上海抗日战争全历程的主题纪念馆或主题展览。在市委、市政府指导下,在宝山区委、区政府支持下,根据相关专家、学者的建议,最后决定在宝山区这个两次淞沪抗战的主战场、侵华日军上海大屠杀的血泪见证地、上海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堡垒和前哨阵地,推出此次主题展览,构成了完整的上海抗日战争主题纪念场馆体系。他告诉记者,在布展前,纪念馆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邀请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相关高校和知名抗战史专家,多次就淞沪馆的基本陈展内容进行反复论证。同时,依托与上海各高校、上海党史学会、新四军研究会等的长期合作,征集到了很多珍贵文物、史料。
“参观此次展览,将对上海抗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形成感性认知。”在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上海抗战研究会会长张云看来,上海是中国抗战的战略重镇,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前期中心,是全面抗战的重要基地,是中国抗战文化的发祥地,是国际互助的桥梁和纽带。《艰苦卓绝》主题展首次全面展现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整整14年的抗战历史,不仅是对上海抗战历史的普及教育,从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到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从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到孤岛抗争、再到迎接解放整个历程进行梳理,历史脉络清晰;而且是对上海抗战精神的学习弘扬,特别是上海抗日军民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同仇敌忾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抗战文化的科学精神。他相信,通过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人们将感受到上海抗战精神所具有的伟大感染力。这一展览对“四史”学习教育而言,是一部既有厚实历史感又鲜活生动的教科书,必将引发普遍的社会认同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作者:单颖文
图片:宝山区供图
制图:陈云峰
编辑:祁骏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