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但凡带上“新村”二字的居民区大抵都有些故事。地处闵行老工业区内,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电机新村同样如此。近日,该社区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社区“适老化改造”项目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将于8月底前竣工完成。项目完工后,它将成为全市首个连片整体规划的适老化改造项目。
在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基础上,电机新村片区的此次改造更为彻底。取名为“一桥四方”的改造项目几乎包裹住了老人们的全部生活半径。从满足“一餐饭”刚需的社区食堂,到贴合老人们聚会需求的为老综合服务中心、邻里中心,电机新村的“一桥四方”探索试图为上海的适老化社区改创出一个全新样本。
时光流逝,曾经光鲜的工人新村也患上了“老年病”
说起电机新村,老闵行人大多都有印象。上世纪60年代,在重工业发展风起云涌的年代,这里曾迎来过自己的荣光时刻。彼时,人们都以能住进电机新村为豪。时光流逝,曾光彩照人的电机新村也像沪上大多数工人新村一样患上了“老年病”。
自来水管生锈、电线老化、隔热效果差、厨卫合用……种种带有历史感的设计已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另一边,人车混道的社区、扶手老旧的楼道以及缺乏防滑设施、照明条件差,种种因素相叠加,不免让居住其间的老人们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
与沪上大多工人新村一样,老龄化是电机新村正面临的一大难题。数据显示,上海老龄化比例已超35%。但在电机新村这样的“高龄”工人新村里,老龄化比例超40%并不稀奇。
渐渐地,小辈们动起了搬离的心思。一位老人谈起这件事的时候,语带感慨地说,“他们就像小鸟一样往这座城市的四面八方飞走了”。
“一桥四方”,包裹住老人们的生活半径
老龄化加剧,牵引出的还有更为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对郊区老人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住进养老机构是他们的最后选择。但凡有机会,他们都希望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原居安老”。想要满足老人们的这一心愿,就要为之匹配更多元、丰富的养老服务,电机新村适老化改造项目应运而生。
闵行区江川路街道曾在电机新村做过一个调研发现,居民需求度最高的服务是助餐,其背后指向的正是老人们的“刚需”。退休后,老人们没有单位食堂可去,一日三餐也成了负累。这几天,电机新村第四居委会书记陆宝根手机响个不停。当居民们知道这里即将开出一间社区食堂后,纷纷前来打听开业后的运营时间、菜品价格。
“这里的老人们早就希望能开出这样一间社区食堂,”陆宝根与他的团队此前一直费心盘算合适的空间。但无奈,想要在这样一个“60年代”小区里挖出空间,实在是难度系数过高。去年,闵行区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区”,电机新村片区的街区适老化改造也因此迎来“加速期”。
以整体街区规划为牵引,电机厂的退休人员管委会、煤气站等碎片空间被一举拿下。以老人们熟悉的北竹港桥为坐标,大桥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角分别建设无障碍步道、社区食堂、老年活动室以及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长者照护之家,形成“一桥四方”嵌入式养老服务格局。
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演绎更多可能
在养老服务日益丰富的同时,老人们还有一样更为在意的事——“安全性”。对于上了年岁的他们而言,每一次摔跤都可能是不可承受之痛。选择居家养老的他们,是否能实现与住进养老院同样安全、低风险?
步入电机新村片区的一幢老楼,虽然从外观来看依旧年代感十足,但内里却经历了一番彻头彻尾的改造。入口处,精心择选的低宽型台阶更易老人行走;配上扶手的无障碍通道可以让老人们顺畅地行至家门口。
咀嚼“适老”二字,在深耕“出行”这一生活场景之外,项目方还有着更为深刻的体悟——站在老人视角重新审视一切生活细节。于是,种种设计细节充分满足了长者们对适老生活的想象。入夜后,视线不清的老人们不必再害怕不慎摔倒,暖意十足的原木色扶手会亮起灯光;记忆衰退的他们也不必担心走着走着忘记楼层,每一层楼不仅用颜色区隔,也清晰地标明了楼层数;既危险又恼人的“飞线”也被统一收纳进管网,楼道恢复一片清爽之余,也大大降低了老人们的意外风险。
作为一个以工薪阶层老年人为主的大型居住区,电机新村的老人们不习惯住进养老院。一是因为钱,动辄上千的费用让每月退休金普遍在4000元左右的老人们有些不舍。二是放不下熟悉的环境和老朋友。对标养老社区模式,全新的适老化改造项目让更多长者的晚年有了一种全新打开方式——不必住进养老院、无需承担过高的养老成本,他们同样能享有优质、价廉的多样养老服务。
作者:王嘉旖
图片:邢千里
编辑:周俊超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