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pixabay
禁毒是一场持久的人民战争,如何尽最大努力,全民禁毒守好这座城市,坚决打好打赢这场战争?奉贤区用社工帮扶、用创新机制、用科技赋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交出了满意答卷。
据统计,去年奉贤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均达100%,戒断三年未复吸人数和社会面吸毒人员就业率同比分别上升12%、6%;脱管失控人员全部清零,涉毒人员移送起诉率和吸毒人员查处率分别位列全市第一、第三。
社工一对一帮扶,让药物成瘾者回归社区
单亲妈妈、生意人,这些身份是责任也是压力,长期以来小路都靠抽烟缓解压力。一天,做生意认识的朋友叫她出来聚会,告诉她有一种“药”能减肥,那时候小路的概念里只有海洛因是毒品,加之冰毒吸食方式和抽烟类似,她不明就里地跌了进去……
从戒毒所出来后,小路发誓要堂堂正正站在阳光下,不能再堕回深渊中。奉贤的同伴教育培训班就像在无边暗夜里的一点微光让她重新找到人生方向,药物成瘾者的救赎在奉贤区不断上演着。
在小路救赎的同时,奉贤区四团镇禁毒社工顾红春接手了新的帮扶对象小峰。2018年3月,小峰结束为期两年的强制戒毒。吸毒者“人嫌狗厌”,幸好爷爷奶奶愿意接纳孙子回家,顾红春和派出所民警将他接回并签订了《社区康复协议》,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顾红春将帮他重新融入社会。
顾红春做了16年的禁毒社工,帮扶过的药物成瘾者不计其数。在他看来,一个正常的、积极的社会环境,对康复中的药物成瘾者摆脱心魔是十分有效的。顾红春明白,如果不能尽快重塑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小峰很有可能会回到原来的居住地,遇到过去的狐朋狗友,会重新触发他对毒品的欲望。为小峰在四团镇尽快找到一份工作是当务之急,顾红春联系了区特殊就业安置基地。为他找了一个电焊师傅,这份工作能学到手艺赚到钱,小峰很喜欢,越做越有劲。
就业基地人事干部清楚记得,2018年小峰正式进厂的那天刚好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如今两年时间过去,谁也无法将现在的业务骨干和当初那个骨瘦如柴、面色苍白的吸毒人员联系在一起,现在还有热心同事张罗着为他介绍对象。
再有一年,小峰的社区康复协议就结束了,但来自社会的关心不会止步。届时禁毒社工仍然会持续关注像小峰这样的药物成瘾者们,每半年进行一次毛发检测,定期家访,鼓励他们多多参加社会活动,和黑暗的过去做切割,拥抱全新的人生。
一把手责任制,把禁毒工作放在前面
2004年,顾红春刚刚成为一名禁毒社工时,办公室里只有他1个人,如今人员已经壮大至10人,整个奉贤区全职禁毒社工和现有吸毒人员的配比达到1:20;吸毒人员的家属也从过去的抗拒,变得愿意接受帮助。顾红春觉得整体的工作环境越变越好,得到了上上下下的支持。这些改变的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对禁毒工作的重视。
今年初,奉贤区委书记与51个单位、街镇、开发区签订了同一份文件——《禁毒工作目标责任书》;与之对应的,街镇、开发区与辖区村居也签订了该责任书。禁毒工作明确由每个层级的“一把手”负责,层层压实,才能确保落地见效。
这一责任书签订的背景,则要追溯至去年一场范围颇广的人事调整。当年,奉贤区出台《关于调整上海市奉贤区禁毒委员会成员的通知》,明确由区委书记任禁毒委主任,禁毒工作的领导规格得到全面提升。此外,全区13个街镇、开发区分别成立禁毒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党(工)委书记担任一把手负总责。
与此同时,社工为帮助对象提供的社会资源背后,也都有政策扶持。例如,为帮扶戒毒康复群体重新融入社会,奉贤区出台了政策规定,支持政法、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认定建立特殊群体就业安置基地,就业安置基地三年内累计安置5名以上特殊群体就业,缴纳社会保险费满一年的,由区给予安置基地10万元的一次性运营费补贴。安置基地吸纳特殊群体就业的,按照吸纳人数由区给予安置基地50%社会保险费补贴。
图源:pixabay
科技赋能,管理和帮扶更细、更准
由于新型毒品层出不穷,犯罪手段也不断翻新,禁毒工作离不开科技的助力。奉贤区的管控网络里,既有主打处理全面信息的综合管理系统,也有针对特殊药品销售等垂直细分领域的追踪预警系统。奉贤区在上海市率先试点建设禁毒智能化管理平台,取名“向阳花”。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禁毒工作正在从“事后响应、事中处理”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预警”,对吸毒人员的管理和帮扶可以达到“一类一策”“一批一策”“一人一策”。
基层居(村)委工作人员计成波不久前接到一名外区县吸毒人员的电话,表示自己正在办理跨区域关注,即将迁到计成波负责的住地来。计成波查看“向阳花”管理后台发现,并没有这个人的信息和资料,遂告知这名人员目前还不能报到。计成波表示,没有“向阳花”之前,吸毒人员的信息流转没有现在这么快速。
科学是严谨的,当“向阳花”等科技手段取代跑腿和纸质文件,为禁毒工作带来便利和规范的同时,也带来了更细、更准的管理和帮扶。
作者:何易 周辰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