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里石库门头。本报记者 袁婧 摄
金陵东路300弄,典型的石库门头上,绿荫掩映中,“宝兴里”三个红色大字依旧醒目。伴随着最后一户居民的搬离,这片历经百年、走过荣光与喧杂的老宅也终于安静下来。
“来,一起看看我们过去的生活”。今天一早,听闻有记者来采访,居民区书记“振臂一挥”,热心的老居民们纷纷从各地赶回这里。他们攒了一肚子故事,也想再看一眼这个曾承载着他们大半辈子柴米油盐的温情里弄。
1949年12月10日,宝兴里居民福利委员会成立。本报记者 袁婧 摄
是的,宝兴里从建成之日起,这里从来就是一呼百应的。
一呼百应下,这儿于70多年前诞生了上海首个、新中国第一批在党的领导下由居民自发成立的居民自治组织——宝兴里居民福利委员会,并沿革至日后的“申城第一居委”宝兴居委会。
一呼百应下,这片上海开埠之初最早建造的石库门弄堂之一,尽管内里挤挤挨挨,却得到了“50年零火灾”的安全金字招牌,也有着延续超过60年的周四里弄大扫除。
一呼百应下,时隔70多年后的今天,这片“市中心的市中心”,在此轮旧改征收中,仅用172天就完成了全部1136证居民的签约并搬迁。创造了中心城区大体量旧改项目居民签约和搬离完成时间的新纪录。期间,宝兴里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历史性地实现了旧改推进“零执行”。
近一年间,市委书记李强多次来到宝兴里调研,直接深入居民家中了解情况、核实问题、解决难题,实地指导推进旧改。
如今,宝兴里将迎来崭新明天,但“一马当先的首创精神,一脉相承的为民情怀,一如既往的实干作风,一以贯之的自治意识”的宝兴初心,将始终在这片热土上得以传承,绵延回响。
宝兴里首任居委会主任单粲宝的当选证书和获奖证书。本报记者 顾一琼 摄
一呼百应的背后,是党员模范的担当和创新
尽管一呼百应,但在宝兴里推进旧改征收,同样是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
和周边光鲜亮丽的现代化街区相比,里弄内的房屋老旧,人均居住面积逼仄狭小。很多居民还过着做饭难、如厕难、洗澡难、晾晒难,样样都难的日子。
但是再难,一提到“动”,每个人心里还是五味杂陈。
这儿60岁以上老人占比66%,居民中近60%又是住了大半辈子的原住民。
一户一电表见证了这里的居住密度,这样的日子也终于要再见了。本报记者 袁婧 摄
特别是2018年,里弄内进行了一场微更新,改善了基础设施,嵌入了日托所、公共会客厅等。因此,尽管大家向往新住房新生活,但真要走,各家各户大大小小的考量和难处又一下子涌出来了。
在黄浦区委区府指导下,外滩街道党工委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上,成立了以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丽华为书记的临时党支部,居民区党员先锋队、征收所党员先锋岗、机关青年党员突击队等纷纷集聚到此,以旧改征收工作为实验田,以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谱写出“人民至上,以民为本”的创新实践。
临时党支部召开了近20场座谈会,听取居民意见。座谈会上,居民党员周永健常常抢话筒,就是为了向大家阐明一个根本道理:“这次征收,就是为了彻底改善居民生活”。
居民老党员樊人瑞身先垂范,做好编外“调解员”,一起做左邻右舍的思想工作,教大家学会“跳出小账,算大账”。
负责征收经办的年轻党员贺文斌,挨家挨户做工作,“你是党员,我也是党员,我们就该为党的事业、为人民做贡献,讲奉献”,一句话敲开了无数居民的心门,通过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成了很多老居民的忘年交。
此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包干到户,和居民开展一对一、面对面谈心,主动上门送温暖,推动签约。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包块入户,有情况随叫随到,市区职能部门主动靠前做工作,在一线解决棘手问题。
当下,临时党支部创新模式,也已开始向黄浦其他旧改征收工作推广。
宝兴里经过微更新的指示牌。本报记者 袁婧 摄
一呼百应的背后,是自治基因的拔节生长
旧改征收,被称为“天下第一难”。拆的是房,动的是人,连的是心。
除了党员干部发力和模式创新外,在宝兴里不得不提这样一种:自我觉悟、自我管理、自我响应的难能可贵的自治基因。
走进宝兴里里弄口,墙上的红色展板无疑梳理出了这一自治基因的拔节生长。
1949年12月,上海解放六个月后,上海首个居民自治组织——宝兴里居民福利委员会就在此诞生。
彼时,里弄内以楼栋为单位推选代表,5名代表再推举1名小组长,经反复协商民主选举,福利会成员主要由家庭妇女、在职职工、工商业者等担任。1951年春,中共上海市委成立了里弄工作委员会,同年4月,宝兴里福利委员会更名为“宝兴里居民委员会”。
那时的里弄干部们流行这样一句话:“自吃饭,无工钿,倒贴鞋袜钿”,没有办公用品,他们自掏腰包,或由热心人士捐助;没有办公场所,首任居委会主任单粲宝甚至把自家客堂间变成了工作室、会议室。
宝兴里首任居委会主任单粲宝的女儿黄祖菁恋恋不舍挥别老宅。本报记者 袁婧 摄
黄祖菁向记者展示父母在宝兴里结婚时的老照片。本报记者 袁婧 摄
“居民福利会就是秉持着为民谋福利的初心而成立的,里弄干部们更是用行动、用双脚走出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单粲宝的女儿黄祖菁如今也已年过六旬,此次征收,她也同样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旧改征收是大家的事儿,我是单粲宝的女儿,一定要做好榜样,不向政府提要求,也绝不能给街道和居委会添麻烦。”
须松青老人,曾是宝兴里第一代居委干部,在首轮征询中带头第一个签约。遗憾的是,二轮征询前不久,须老因病去世,没能亲历期盼已久的这一刻。但正式签约首日凌晨,须老的儿子排在了签约队伍的最前面,第一个完成签约,也完成老父亲的遗愿,“我们要管理好自己,更体现宝兴里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一呼百应的背后,是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
徐丽华,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她说,从诞生首个自治组织到今天的顺利完成征收,在宝兴里,就有这样一股难得的精神:只要是对的道理,大家都听,都能支持。
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丽华(左一)和常回家看看的居民们。本报记者 袁婧 摄
走过70年,这样一种精神被更具象地概括为:“一马当先的首创精神,一脉相承的为民情怀,一如既往的实干作风,一以贯之的自治意识”宝兴之光,以及“树立恒心耐心决心虚心雄心”的工作精神。
采访中,在一些居民口中,也有更为形象的表述:“只有把自家事管好了,出去讲话才有份量。”
“做群众工作一向是宝兴基层党组织的强项”,此次旧改征收中,宝兴居民区干部们用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不怕千辛万苦,用事实证明了宝兴里旧改“零执行”背后,有“硬核”政策模式支撑,有“温情”服务担当,更有一种延续至今的精神力量。
“这是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更说明了初心使命在‘申城第一居委’的赓续传承——只要以百姓心为己心、以百姓难为己难,就一定能得到大家真心拥护”,徐丽华这样解读。
宝兴里公共会客厅悬挂的1950年2月27日《文汇报》,报道了宝兴里的里弄组织。本报记者 袁婧 摄
70年来宝兴里走过的历程,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亲身参与改革开放的历史,更是在党领导下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理念,实现改天换地、旧貌焕新颜的生动写照。
当下,宝兴里旧改征收虽然告结,但在很多人的口中,新生活新希望才刚刚开始:传承宝兴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人人参与、人人出彩、人人都有归属感”,将在这片热土上、在人们的心里不断回响。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记者 周辰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